汉魏诗歌

时间:2022-09-26 22:15: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魏诗歌

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一大批无名氏文人所作的五言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抒发下层文士失志伤时、离愁别怨、讥世刺俗以及人生无常的不满情绪,表达他们向往仕进、渴望完聚、要求爱情忠贞和友谊诚挚的正常愿望。它们的艺术性很高。从此到建安时代,“五言腾踊”,脱离乐府而独立发展,取代四言体而成为文人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也标志着五言诗体的成熟。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乐府原是古代的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

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诗。有郊庙歌辞、鼓吹


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等。两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继承了先秦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传统。两汉乐府开创了古代叙事诗的可贵的战斗传统,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诗体,即乐府体。 建安风骨: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们,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他们诗的内容,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了深入广泛的反映。建安诗歌的时代风格是“慷慨悲凉”史称“建安风骨”

人们说曹操的诗是反映汉末社会动乱的“诗史”,诗风“古直悲凉”。试举《短歌行》一诗加以说明。 曹丕,《典论》。文人七言诗也兴起于建安时期。曹丕的《燕歌行》,通体七言,是诗歌史上较早的比较完整而成熟的七言作品。 曹植诗歌的特点“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东晋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至今共用一斗。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玚、刘桢。

正始诗歌的主要作者是竹林七贤的阮籍、康,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是我国乐府民歌双璧。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53356628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