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上册 26.灰雀 教材版本 部编版 深入对话,揣摩内心。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及对男孩和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人物的对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通过创设情境和人物对话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去充分接触文本,抓住列宁和小男孩的四次对话,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补白人物内心的情感提示语,感受列宁为了尊重保护男孩的自尊心,从对灰雀的关爱中让男孩明白自己的过错,通过质疑文本,引发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并进行指导朗读,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揣摩人物内心,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重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教学方法 1. 教给学生四种方法(提示语、语气词、关键词、标点符号)指导学生读人物对话,并读出对话的语气。 2. 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男孩的爱和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言环境,引入本课核心。 师:老师把人物说的话都罗列了出来。一个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人物对话)学生自己读对话。 师:课后第一题要求,说对话要读出什么?(语气)平时,妈妈很生气,会怎么说?(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把妈妈生气的语气模拟出来。)生说一说。老师再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体会人站在面说的话和文中人物的语言文字对话的区别所在,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 师:语气是平时我们耳朵聆听,用心感受的。课文中的列宁和小男孩有没有突然站在我们面前说话呢?(没有。) 师:语言是看不到形象,听不到声音的。要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现在老师教大家四招(课件出示):第一招,提示语。第二招,语气词。第三招,关键词。第四招,标点符号。课文中有这四招所提示的内容吗?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学环节 导入 二、聚焦对话,读出语气。(发展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 1、(出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要求:用上刚才学到的四招来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要读出对话的语气。(生自主学习,练习朗读对话。) (1)、出示第一次对话(出示第3至6自然段)用刚才学到的四招来圈画内容。 老师提示:第五自然段没有提示语或相关字眼,也没有特殊符号,我们就要找关键词。 点击出示:关键词 (2)、出示第二次对话(出示第7至10自然段)继续用刚才学到的四招找相关内容。 老师提示相机出示关键内容。 (3)再次出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要关注用四招所圈画出的关键信息,和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对话的语气。 设计意图:在找关键信息的同时练习对话朗读,初步掌握读出对话语气的方法。 三、深入对话,揣摩内心。 1、师:同学们,了解了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他们两人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一样吗?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再读一读列宁和小男孩说的话,边读边想:他们在对话的时候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生默读相关段落,揣摩人物内心。) 2、交流对话时人物的心理活动。 (1)对话一:(第3-6自然段):列宁寻找灰雀,男孩隐藏“秘密”。 ①小男孩说“没……我没看见”时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抓住“……”体会小男孩说话时的吞吞吐吐。 讨论:此时小男孩可能在想什么,列宁可能猜到了什么, ②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为什么又“不敢讲”呢, 提示:男孩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说明他内心是诚实的。但是小男孩从列宁的话中听出了他对灰雀知识讲解 的担心,才不敢说出真相,担心列宁的追问和责怪。此时小男孩的内心是矛盾复杂的。 (难点突破) ③指导学生朗读。(这个句子前面没有提示语,可以试着给没有提示语的句子添加提示语,如第四自然段可添加“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或添加“小男孩紧张地说……”,这样可以更深入到小男孩矛盾复杂的心理。 (2)对话二:(第7-10自然段):列宁自言自语,男孩决定改错。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此时列宁是什么心情,抓住“多好”“可惜”等词语体会列宁的惋惜之情。 ②“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既然是自己跟自己说,换成“列宁心里想”好不好呢?(是呀,不好) 提示:列宁的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谁听,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生读) ③小男孩听了列宁自言自语的话又会想些什么呢?这时要读出小男孩坚决改错的坚定语气。(生读) 3.整合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深入人物内心,读好对话的语气。 四 走进内心,提升表达。 1.默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思考:从列宁对灰雀说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语句: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1)指名朗读,体会列宁看到灰雀时的惊喜。 (2)想一想:列宁为什么不直接问小男孩呢? 抓住“低着头”体会小男孩的不好意思与惭愧。列宁看在眼里,知道小男孩已经知错了。他不直接问小男孩是因为他希望保护小男孩的自尊心,体现了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 (3)列宁“微笑”着说,你觉得他是为什么而“微笑”呢, 师反问激发学生思考:列宁这样做仅仅是因为灰雀真的飞回来了吗?(对,不是)更是因为这个诚实的小男孩及时改正了错误。 4.作为小读者,你喜欢文中的谁? (可能喜欢列宁,因为他对小男孩的尊重与关爱令人钦佩;也可能喜欢小男孩,因为他的诚实和知错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a2f70e7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