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微课建设研究与探讨

时间:2022-04-14 17:21: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物理》微课建设研究与探讨

作者:叶世旺,薛刘萍,唐军,张荣,郭治天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4



摘要:微课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内容短小精湛,表现形式多样,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经验,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对构建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微课;大学物理;泛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61-02

《大学物理》是我国高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经已经较为成熟,基本上能够实现教学预定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不适合“00后”大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因此,有必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新的适应时代变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也就成为必然。

微课形式源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

McGrew教授,其内容短小精悍、重点突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短视频、Flash动画等多媒体为载体,将移动性、交互性、方便性融为一体,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广泛的关注与好评。本文在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的特点,探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尝试将微课的教学理念引入到《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实现《大学物理》课程的泛在学习。

一、为什么要引入微课

(一)时代的发展造就了微课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如无处不在的因特网、高速4G无线网络、必不可缺的智能移动设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等,这些技术革命带来的创新无时无刻都在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催生出了微课产生的时代土壤。

1.碎片化的学习生活模式。现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以往迥然不同,不再局限于教室、宿舍、食堂等三点一线,社交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如QQ、微信、微博等,旅行距离更远、频率更高,而教研室精心安排的教学计划随时都会被学生的一次旅行、一封E-Mail、一条微博打断,以往定时定点的课程教学活动秩序已经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而教育工作者更应直面这种时代造成的变化,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2.泛在学习的可行性。泛在学习是指随时随地的学习,也就是说是每个人都能在任何地方随时开展的学习活动。无线4G高速网络的全覆盖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为现代大学生提供了进行泛在学习的硬件条件,所以在现代《大学物理》课程教育中引入微课是必要的、可行的。

(二)微课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采用课堂集中讲授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优点是能够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课堂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师课后辅导力度不够等,而这些问题可以以微课的方式进行改善,微课完全可以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教师为主进行课堂集中讲授是传统课程教学组织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为听众,被动接收信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等原因,容易造成部分内容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够透彻。在课后,学生复习遇到疑难困惑时,教师也无法提供随时随地的辅导,从而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把教材上的难点设计成短小、形象的短视频或动画,配上简洁的讲解。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微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把原来固定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成了主动式学习,把集中式学习变成了分散式学习,从而充分利用现代大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

2.有助于先进教学理念的实施。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用于创新,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改善学生学习的体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能赶上时代的发展。微课运用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软件、移动设备等多种技术手段,迎合了现代大学生碎片化的学习生活模式,是落实先进教学理念的有效方式。

二、《大学物理》微课建设

《大学物理》微课建设的目标不是为了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合理的补充,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微课的内容不需要又大又全,而应有所取舍,尽量以点盖面,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微课的特点。

(一)微资源

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提出建设“微课”五步骤:(1)重点介绍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知识点;2 )对每个核心知识点进行简要的介绍;(3 )录制13分钟时间的视频或音频对核心知识点进行讲解;(4 通过练习增加微课学习的效果;(5 将微课内容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上,便于学生进行访问和获取。依据这个思想,微课建设主要采用下面几种形式。

1.微视频。每段微视频讲授一个知识点,微视频之间尽量不要相互依赖,微视频内容设计要紧紧围绕知识难点,一段微视频时长为38分钟,视频格式为FLV,便于在浏览器上观看。

2.微练习。微练习主要用于巩固微视频的学习效果或引导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每段微视频后设计13个练习,文件格式:HTML

3.微点评。微点评是知识内容的浓缩和精华,运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归纳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文件格式为HTML

(二)微内容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湛,方便获取和学习,这就要求其内容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精炼。依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下知识点适合制作微课:叠加法求磁感应强度、安培力的计算、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感生电场的理解及计算、位移电流的理解、旋转矢量法求相位、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的导出、波的干涉的推导、光程差的计算等。


(三)微评价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式,面对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制作完成后还要及时了解微课的实施效果。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系统日志分析学生参与微课的活跃程度,分析内容包括学生访问微资源的时间、时长、次数等;二是通过动态反馈模块,获取学生的意见,为教师提供继续改进、完善微课的依据。

三、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方式,运用了通信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设备等多种手段,把定时定点的集中课程学习延伸到了课外,适应了学生学习生活时间碎片化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探索新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会丽,.大学物理学课堂教学嵌入微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科教创,2013,(31):29-31.

[2]雒向东.微时代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微课教学的有效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5,31(1):230-232.

[3]McGrew L A.A 60 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 [J].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1993,70(7):543544.

[4]张西宁.将微课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3,(24).

[5]刘丹.基于碎片化学习的微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13).

[6]李辉,曹晴,李聪等.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J].教育探索,2013,(6):159-160.

[7]梁智杰,梁照.微课设计与开发模型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2):86-87.

[8]王国栋.大学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席景科,葛欣,李政伟,刘厚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课程建设探讨[J].大学教,2015,(4):60-61.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e14adc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