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将错就错

时间:2022-09-22 12:18: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语中的将错就错

作者:杨先武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7年第10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成语都是有来源的,其具体来源头绪纷繁,但从总体上说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书面,有案可稽;一是人民群众的口头流传,难以查考。成语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大都保持其原本的意义,但也有些成语由于各种原因,其意义发生了改变。还有的成语因为误传或误用而完全背离了原本的意义。久而久之,这种错误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而将错就错地沿用至今。

如上世纪二十年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对同样是文化界重量级的人物章士钊使用成语“每况愈下”进行过抨击,指出这个成语应该是“每下愈况”。他在《从胡须说到牙齿》一文中以讽刺的笔调写道,“实在似乎很有些章士钊之所谓‘每况愈下’了,——自然,这一成语,也并不是章士钊首先用错的”。鲁迅提到的“每下愈况”出自《庄子·知北游》。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每下愈况”的意思是越踏在猪的下部(脚胫),就越能显出它是否真的肥壮(因为脚胫是最难肥的地方)。它用以比喻越从低微处考察越能看出事物的真实情况(况:由比照而显明;愈:越,更加)。但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续笔》中却把它写成“每况愈下”,其意思也发生了改变,指情况越来越糟糕(有人认为洪迈是故意“出错”而创造了一个新词)。以后“每下愈况”便不怎么用了,而“每况愈下”则频繁出现,著名作家朱自清也这样用过。可以说,“每况愈下”是一个将错就错的成语。在这件事上,鲁迅先生似乎过于较真了。

类似的成语并不少见,下面再举几例:

1.目不识丁(又作“不识一丁”)。其意思是:连最普通的“丁”字都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事实上这个成语弄错了一个字,将“个”误用为“丁”。它最先出自《旧唐

书·张弘靖传》。“弘靖……谓军士曰,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讲的是唐宪宗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的部将韦雍和张宗厚经常在一起喝酒,那时天下太平,边关没有战事,将士们也无事可做。他们便对这些将士说:“如今天下太平,练武不如练文,你们能拉满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个字”。由于篆文“个”与“丁”的字形相似,“不如识一个字”被误传为“不如识一丁字”。宋代学者孔平仲在其所著的《续世说》中指出,“一丁字”应作“一个字”,另一位学者洪迈在《容斋俗考》中也说:“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乃‘个’字,非‘丁’字。盖‘个’与‘丁’相类,传写误焉。”但由于这个成语使用已久,有的人明明知道错了,也不去改正,依旧将错就错地沿用至今。

2.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讲的是鲁大夫季恒子要攻颛臾,以“广土众民”。孔子说,欲使更多人民归附,应“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的“来”与“安”均为及物动词,“既来之,则安之”的意思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使他们安顿下来。后来却被人误读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现在人们经常用这个成语,但已不再是原本的意义。

3.逃之夭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里是描写桃花的盛开,“夭夭”就是茂盛的样子。因为‘桃’‘逃’这两个字音同形近,所以大约在明代,“桃之夭夭”演变成了“逃之夭夭”,成为对“逃跑”的一种诙谐的说法。它是表达者为了取得讽刺的效果,故意改变原来的语义,而创造出一种临时性的新语义。这种“错用”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仿效,于是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种固定的语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c8c2a8d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