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及其本质 目前,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开设外语课(主要是英语)。专家、老师、家长都在努力地找出一条捷径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快速地掌握英语,为此,各种英语学习方法、培训机构层出不穷。但是,外语学习仍然是“费时低效”的现状。面对社会、家长的质疑,英语教学的专家、学者、教师找出各种理由来解释“费时低效”的现象:没有语言环境;老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英语学习的特点;语言输入不足等。但大部分人没有认识到外语学习是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语学习的特殊性 1. 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在我国,英语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是外语学科所选择的主要语种,师生常称英语课为外语课,所以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应无疑问。但国外的语言教学研究、语言习得理论和应用语言学都把外语归入第二语言。学者普遍认为认为,既然二语教学包含了外语教学,其理论与经验自然适用于外语教学。在这种影响下,国内从事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些学者在谈及外语教学时也必称二语教学。实际上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虽有同点,但其异点却不可不辨。(1)从语言学习和运用角度来看,外国语(foreign language,FL)与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Language,L2)的根本差异有两点:第一,外国语是为了与外国交流沟通而使用和学习的非本族语言;第二语言却是在一国之内学习和使用的非本族语语言。第二,第二语言在国内具有官方认可的地位或众所公认的作用,而外国语没有。这是区别L2和FL的两个重要标准,所以,官方语、通用语、标准语、国语都不是FL。(2)学会的过程不同。但从实践看,L2是指在在L1学会之后获得的语言, 通常我们把L2获得过程叫做习得(acquisition)。学习者在语言环境的情况下采用全浸式、半全浸式学习过程。而对于外语的学习一般都要借助语言知识的帮助,通过教师在特定的外语课堂上学习(Learning)。 2. 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语言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外语学习有不同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学习目的。第一语言作为语言教学的目的语主要是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为学生在学习时,已具备运用L1的语言沟通能力。L2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在L2社会里生存下去的语言工具,学生不掌握这个1 工具则在所处的社会里就难以立足。而FL的教学目的却是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求取充分发展的斗争工具。有了这个工具,自己的发展会更好一些,没有这一工具也能发展下去。由于这种目的上的差异,使得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进而导致外语学习会出现半途而废、失败的例子。 3. 外语学习者对语言的内部认知(the internal cognitive)发生了变化。外语学习受学习者个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外语学习者个性、社会地位、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而其主要的原因是外语学习者的内部认知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我们常说的外部因素影响外语学习。外语学习和母语学习输入的语言有本质的不同,在学习母语时,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认知世界,所以输入的语言是与认知世界紧密相关的,这时,语言是学习者认知世界,与外界交流的必要手段,是有意义学习。在外语学习时,学习者已经通过母语获得了关于世界的知识,在学习外语时,语言不再是认知世界的一个手段,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外语学习中输入的语言不过是已认知的世界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而而已,这样外语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就不是非常重要,而且是一种机械的、无意义的学习。 4. 对于外语学习来说,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的输入质量(qualitative)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通常我们说的语言输入的量(quantitive)的不足。外语学习是在掌握了第一语言以后发生的,在学习母语时,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认知世界,所以输入的语言是与认知世界紧密相关的,这样的输入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不会给语言学习者输入一些与他们认知世界无关的语言信息,也就是说输入的语言是学习者所需要的。但是在外语学习时,由于学习者已有对世界的认知,所以输入的语言信息是没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因此可知,不管我们得外语学习者输入多大的语言信息,只要不是他们想要的,就无法促进外语学习,相反还可能导致外语学习枯燥无味,阻碍外语学习。 除了以上主要的特殊性之外,外语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特点。外语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学习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外语学习的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我们把这一现象石化(fossilization),石化现象也是影响外语的重要因素。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个人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外语细细的重要因素。 二、外语学习的本质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0bb943ee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