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教育在提升幼儿道德品质中的意义与策略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学启蒙教育在提升幼儿道德品质中的意义与策略 摘要:国学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涤和筛选过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流传至今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知识。在幼儿启蒙教育中,依照教学目的选取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国学经典内容,并采用适宜幼儿接受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学 幼儿启蒙教育 提升道德品质 教学意义 策略 引言: 幼儿还处在初步认知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长期的选取蕴含各种道德准则的教学素材,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初步建立正确的道德体系。国学中包涵了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总结出的哲学道理和礼俗学知识,其独特的呈现形式也较为符合幼儿道德发育的特点,比较适合用于幼儿的启蒙教育中。 一、国学的基本含义 "国学"又可以称之为"中国学",是我国古代众多教育学家一代一代的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中提取并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其中包含了哲学、史学、文学、礼俗学……诸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是我国独特的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1]。 二、国学启蒙教育在提升幼儿道德品质中的意义 经过研究,幼儿道德品质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0--5岁的幼儿,这个时段的幼儿处在懵懂的无规则状态下,不能正确的判断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之为"无律阶段"。第二阶段是指5--7岁的幼儿,这个时段的幼儿通过他人(家长和幼儿教师)的约束和引导,对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这一阶段称为"他律阶段"。国学中有很多经典篇章,其中蕴含着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知识,幼儿教师合理的运用国学启蒙教育,深入挖掘符合幼儿道德发育特点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2]。 (一)国学启蒙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对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知 首先,"以文载道"传授知识的同时提升智慧。我国古代的教育就注重对人才道德品质的培养,国学经典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理论,同时饱含着我国古代各大教育家智慧的结晶。幼儿教师在国学启蒙教育中通过对古人的著作,言论以及行为的讲解,在给幼儿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出相应道理,让幼儿在提升自身道德观念的同时,通过古人的智慧启迪自身。例如:幼儿教师可通过《三字经》的讲解,增加幼儿的识字量,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体会每一个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知道孝顺父母、谦逊知理、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史鱼秉直"道德知识形象化便于幼儿理解。由于幼儿的思想认知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对一些道理和抽象的知识不能进行很好的理解。因此,通过国学中的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抽象的道德概念,更加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三字经》中,利用"香九龄,能温席"这个故事教育幼儿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将"孝顺父母"这一道德知识融入到故事情境中去,把抽象的道德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让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并通过模仿加深印象,最终达到提高自己道德品质的目的。 最后,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方式创设冲突教学情境,提升幼儿的道德判断力。幼儿的判断力首先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比如:家长没有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诚实守信的好榜样,那么幼儿就不知道说谎话是不对的。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国学中不同的思想观点创立冲突教学情境,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的是非观和判断力。 (二)国学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道德情感的提升 首先,"礼乐化育"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体通过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国学中"礼、乐"由内而外对幼儿的道德情感进行熏陶培养。比如:在《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幼儿教师可以此创建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实际生活中的片段进行回放,让小朋友们了解借东西与偷东西的区别,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推己及人"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体验。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最后,"发而中节"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道德情感方式表达。幼儿情感道德的表达方式对其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要予以一定的重视。通过启蒙教育中不同历史典故和名言警句的讲解,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表达方式,以此提高幼儿的道德情感。 (三)国学启蒙有助于幼儿道德意志的增强 首先,"入孝出悌"明细化道德标准,提高幼儿自觉性。把道德规则明细化,具体化,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对提高幼儿的自觉性有很大的帮助。其次,"里仁为美"创建教育氛围,增强幼儿道德行为延续性[3]。由于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不断提醒幼儿按照道德标准来做事情,反复加深幼儿对道德观念的印象,并坚持延续下去。再次,"劝赏黜陟"提升幼儿的自制力。幼儿教师科学利用奖惩制度,引导幼儿做正确的事情,帮助幼儿增强自我约束力。 (四)国学启蒙有助于幼儿道德行为的提高 首先,"似兰斯馨"为幼儿树立道德行为榜样。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特点,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其次,"言行一致"在生活实践中规范幼儿的道德行为。人们常常会说"学以致用"这说明"学"不是最终的目的,"用"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国学启蒙教育中,教师在教会幼儿道德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在生活实践中的行为规范。再次,"学而时习,温故而知新"养成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幼儿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贪玩,他们学东西快,忘东西也很快,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掌握好"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三、以国学启蒙教育提升幼儿道德品质的具体策略 国学启蒙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幼儿启蒙教育,其中蕴含的大量的道德标准仍然适用与当今社会。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 (一)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国学启蒙教学内容 受时代和社会性质的影响,国学中很多内容都是从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出发的,忽略了以人为本的个体能动性。因此幼儿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价值观,摒除蕴含封建思想的道德规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运用现代的语言进行解读,剖析。例如:在《论语》,《弟子规》等著作的学习中,要去除具有封建思想道德规则内容,保留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适用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教学。 (二)合理选用国学启蒙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教师可根据国学内容生动形象,蕴含的道德标准明晰等特点,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选取易于幼儿接受的教学方法。例如:道德叙事法,以人物事例为载体,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道德行为形象化。角色扮演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创建教学情境,让幼儿通过对事件中人物的扮演获得道德情感体验。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诵达到背诵效果,加深幼儿记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要结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观,选取符合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特点的国学启蒙教育内容,传承我国的历史文化,弘扬我华夏的民族精神,提升我国幼儿的道德品质,为培养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矗 参考文献: [1]赵春玲.简析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的探讨[J].数码设计,2017,610:253-254. [2]张继伟.幼儿国学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9:55-57. [3]王少艳.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8:34-3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dbd08e3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