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的基础上编排。那时,学生直观认识四个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现在要直观认识四个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直观认识是对图形的整体性认识,是以感知(尤其是观察与操作)为主的认识。直观认识的结果是在头脑里形成图形的表象,以此作为记忆图形、识别图形、区别图形的主要依据。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学生整体感知每种平面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依据表象识别各种图形,在常用的物品表面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做(画)出这些图形,能对这些图形进行拼、折等变换活动。 把这四种图形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这些图形比较常见、比较简单,适合儿童认识。二是这些图形是几何里的基本图形,后面还有很多这些图形的学习内容要安排,提前作些铺垫或准备有好处。三是有些学具就是这些形状的,学生初步认识图形,也方便了操作活动的进行。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与“形”的联系和区别。“形”作为“体”的某个面的形状,既离不开“体”,又不同于“体”。儿童要感受到这些关系和区别,确实很难,他们把长方形说成长方体,不只是一般的口误,深层次的原因是“形”与“体”的混淆。教学既不能淡化“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也不能对儿童提出过高的认识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住教学的“程度”十分重要。 1. 儿童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教材设计的过程是:选择积木画图形→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出示标准的几何图形并给出图形名称→在身边的物体上找出图形的实例。这个过程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归 页 1 第 最后其中前三步安排在例题里进行,具体,符合儿童形成图形表象的一般规律, 一步在“想想做做”里进行。)选择积木画图形。例题从玩积木开始,让学生仿照着教科书的图示,(1每人选择一块积木,摁在纸上,沿着底面的边,画出一个图形,把积木某个面的 形状留在纸上,并把学习兴趣集中到画出的图形上。积设计这种方式呈现平面图形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让学生接触规范的图形木是比较规则的形体,借助积木画出的图形也比较规范。内含的数学内容丰标准的形体才能形成正确的表象。二是操作方便,十分重要,在画图活动中不仅沿着底面的边就能画出图形。富。学生只要把积木摁在纸上, 能产生兴趣,而且初步感受了“面”与“体”的联系与区别。图形的沿着积木的边把图形的边画直,教学时,应要求学生认真地画图形,体会看看纸上画出的图形,顶点处不要断开。还应要求学生看看积木的那个面,图形是从积木上“分离”出来的,表示积木的那个面的形状。如果要求儿童用语言表述“形”与“体”的关系和区别,是很难做到的。让他们看看、比比,体会 这些联系和区别是能够的。)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图形的表象是许许多多同类图形(2学生每人用积木只画出一个图形状的概括,需要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只是利用了积木的一个上面进行的画图形活动,形,对图形的感受还不够充分。正方体积木上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在长方体积木上还有其他长方形的面,面。在积木上还能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所以,三棱柱的两个底面都是三角形,有两个“在积木上找到这样的图形”找到与所画图形相同的图形。例题要求学生二是体会每一个图形都是积一是丰富感知材料,充实对图形的感性认识;目的, 页 2 第 木的一个面的形状,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如果让学生把找到的图形都画如果让学生交流各人所画的图形,在纸上,就能同时看到两个或几个同类的图形。他们对图形的直观感知就比较充分就能看到许多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 了。)讲述图形的知识。这一步教学要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3(例题在长方体的长方形面的下面画出长还要给出各种图形的名称。的几何图形,在正方体的正方形面的下面画出正方形图形并写出,方形图形并写出“长方形”“正方形”……指出了教学图形知识的方法和线索。让学生意义接受这些知识,然后把同一类图形概括成一个标准的可以组织他们先把所画的图形按形状分类,如把学生画的所有长方形图形都陈列在黑同时指出这种图形的名称。几何图形,板上,体会这些图形的形状有明显的共同点;教师因势利导给出(或画出)一个规范的长方形图形,指出“它”叫“长方形”,代表画出的所有长方形。这个图 形进入学生头脑,就是他们关于长方形的表象。学生把积木分类的难点,在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在同一类还是分在不同类。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内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点,确实,三角形和如果学生把图形分成四边形、容,现在要把它们视为两种不同的图形。圆三类,应该组织他们继续观察四边形,想想“还能分一分吗?”直至把长方形 和正方形分成两类。为其形状有相似之处,其名称仅是一字之差。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防止混淆。让学生体会它们在差别,此,要把长方形图形和正方形图形并列呈现,关于这两种图形的不同,只要求学生“看在眼里”,能够直观识别,不要求学生“说在口里”,不对两种图形的差别进行细致的描述。当然,部分学生说出长方 页 3 第 形的边“有长有短”,正方形的边“一样长”是很好的,这些感觉能帮助他们识 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先在常用物品上找到图形的实例,是头脑里的图形表象的具体化。4()是他们直观由若干个具体的同类图形形成图形表象,再凭借表象识别现实图形,一方面能反馈出初步认识图形所需要经历的两个阶段。在常见物品上寻找图形, 形成的图形表象是否正确,另方面继续对有关图形的感知,能进一步加强表象。安排学生“做图形”是为了加强图形的表象,主要有:在钉子板上围图形,2. 在方格纸上画图形,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画图形,通过摆、折、拼等活动做出图形 等。)在钉子板上围图形,让学生把头脑里的图形表象表现出来。钉子板与1(在钉子板上只还能激发学生做图形的兴趣。橡皮筋为学生做出图形提供了方便,图形,“直边”不能围成圆。因为前三种图形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引导学生感受圆和另外三个图形有“能围成一个圆吗”圆是曲线图形。教材通过 明显的不同,体会圆的边是“弯”的,另三个图形的边是“直”的。教材两次安排画图形的练习,在纸上画图形,让学生体验图形的特点。(2)一次在“想想做做”里,用一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用一个正方体画出相 题,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同的正方形。另一次是练习四第5用学生曾经用积木画出图形。教学例题时,练习里继续用长方体画长方形,正方体画正方形,可以再一次体会“面”与“体”、“形”与“体”的联系和区发现而且大小一样。别。可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14c55d3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