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学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和静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必修五导学案 使用班级:7-18班 学案编号:201410080508 编写人:金花 审核人:王晶晶 审批人:李玲莉 班级 姓名 组别 等级 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15分钟阅读文本,结合注释和导学案内容进行勾画和标记,全力理解。 2、15分钟,C层至少完成自主学习部分。A、B层在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部分,并形成文字答案。认真书写,规范作答,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能力:了解随笔的特点,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的音、形、义,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学会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与材料, 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2)过程与方法: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入手,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能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做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阐发、质疑和评价。品尝实例比较阅读绝知躬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恰当的分析和解释,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提高自己的鉴赏评价能力和语文素养。 学习重点 : 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懂得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推敲语言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这一道理,并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读写能力。 学习难点 : 品味妙语佳句。 学习方法 : 自主、合作、探究 找出每段的论点,找出每段的论据,识记论点,辨析论据中所体现的“咬文嚼字”的技巧,还可以适当找一些古诗词进行“咬文嚼字”训练。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二、作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朱光潜的著作,除了上面举述的以外,还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变态心理学派别》《变态心理学》《谈修养》《克罗齐哲学述评》《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 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 第 1 页 共 4 页 有无目标是成功者与平庸者的根本差别。 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三、文学常识 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1.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2.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尽量点出表现手法 。 一、预习案·预习检测 1、解释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 蕴藉: 锱铢必较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2、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咬文嚼字(jué) 锱铢(zhī) 斟酌(zhēn) B.镞矢(zú) 胸襟(jīn) 剥啄(zhú) C.岑寂(cén) 王嫱(qiáng) 付梓(zǐ) D.尺牍(dú) 下乘(chéng) 憎恶(ě) 3、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透彻 词藻 流弊甚远 研究一番B.类形 苦茗 中石没镞 自鸣得意 C.捉摸 玩索 索然无味 斩钉接铁D.搅扰 自励 语言凝练 纸离破碎 一、整体感知 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是如何阐述“咬文嚼字”的? 第一层( )通过三个例子,说明 与 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 和 的调整。 第二层( )从正反两方面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 )点明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第 2页 共4页 设立目标,然后把目标细化为每一步的实际行动。 _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对《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所做的剖析,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拓展探究 文学创作时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其弊端究竟是什么?并从文中的例子和读过的诗句中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达标检测(本题C层必做)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事物都不如习惯那样强有力。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B层必做)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 ②点 ③火 ④笑 B.①潜 ②翻 ③蓝 ④笑 C.①润 ②翻 ③蓝 ④春 D.①潜 ②点 ③火 ④春 2、下列两组诗,加入哪一组动词境界全出? ①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 a.摇 映 b.舞 隐 c.弄 吻 d.扶 失 ②山色蒙蒙( )画轴,白鸥飞处( )诗来。【 】 a.如 带 b.横 带 c.入 送 d.挂 入 三、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对下列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本题A层同学必做) 1.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眼”看朋辈成新鬼 、/“忍”看朋辈成新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习惯的养成,在于不受坏习惯的诱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2e1a94aa32d7375a517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