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时间:2023-01-18 19:30: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明: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如今的日常教学中,广大教育者已经注意到了文言文在教学中的作用,确立了语文的根本在文言的理念。通常,我们谈论语文教育时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阐述,但是走进中国古代教育史,字典、辞书比比皆是,却很难找到口头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律研究的典籍,因为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读,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古人特别重视朗读(包括吟诵)、默读、精读与博览。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古代教育家都强熟读成诵靠反复读和多读来达到意会的境界。中国语言的精华存在于五千年的文化中,许多作品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益发闪耀着理性与文采的光辉,其是选入高中课本的文言文,都是文言著作的精品,能够涵养心性,培植道德,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在教学的时候,要重视对这些文章的朗读与背诵,把蕴含在里面的思想精华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与人格,身体力行,为人生奠定一种理想的高度。



古人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让学生积累大量经典的优美的文本,感悟语言的艺术之美,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可以使学生的作文语言更加雅致与凝重,回答问题也更精炼和轻灵。数年前兴起的重诵经典的活动,陶冶了无数儿童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心性与修养。没有读的基础,汉语言的摩天大厦就无法修建。而今,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对作品的朗读与背诵,同时注重诵读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一、要读准字音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读通文气。文言文的诵读是对文章进行感知、熟悉、记忆、理解的一个过程,它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把字音读准确,是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学生很容易读错。读错了字音,课文读得磕磕绊绊,文气便不通畅,更谈不上对文章的正确理解了。因此,对于要精读的文言文,应该先布置预习,要求学生结合注解上的注音与工具书,在课本上标记,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个别学生试着朗读一遍课文,每个同学朗读一段,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音中的问题,逐一进行纠正,并且在下一节讲课前检查,要不断强化。然后要求全班齐读,依次逐段进行,最后将全文连起来朗读。学生对这些生字的印象会逐渐深刻。逐渐积累,再次碰到它们,便游刃有余了。教师也可以直接范读全文,让学生在生字上注音,然后留出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朗读,然后,全班共同朗读课文。字音读得准确,文气读得通畅。



二、要读清句读

也就是要读懂文意。诵读要以对所学材料的初步理解为基础,而理解的前提




则是读清句读。句读影响到断句,正如韩愈所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断句错误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对于断句的重要性,我曾给他们讲过韩信谋士蒯通的故事。韩信在手握重兵的时候,蒯通给韩信相面,对韩信说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贵不可言,一语双关,劝韩信此时应该趁机造反。韩信犹豫,汉王遇我厚,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因为劝说未果,蒯通焦急地说了句时乎时不再来我让学生来尝试着加标点,然后讲解历来的两种断句方法,但在时乎时后面断开,显得语气更急迫,感叹更深切,更能表现出人物焦急而又无奈的情感。如此说明后,学生不但对文言文句读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并且顺便讲解了故事中的语法现象。古人写文章常用通假字,文章中的语气、语意常常借助虚词来表达。因此,教师在范读文章的时候,要利用对文言构词造句的常识(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以及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的辨析讲解,帮助学生去读清句读,深化对文意的理解。鲁人版语文教材的高一课本继续选取了《师说》一文,其中,就存在较多断句问题,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出人也/远矣”……这些句子,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要着重强调,使学生能够清楚断句。文章的气势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展现出来。文章不厌百回读,通过正音、断句,将课文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对课文的反复诵读,也培养了文言文的语感。



三、要读出感情

读出感情就是要读出文章的文味,读出文章的意境。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诵读就是要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原生态的声韵表达,只有这样,作者与读者之间才能伸手相握,灵魂之间才能对话。我们通过诵读,可以体察文章的语气,体会字面之后作者所隐藏的感情。由于朗读时师生情怀的开放,学生会不自觉地受到作品的感染,达到情感升华的新境界。在教学时对好作品的反复涵泳,是一种心灵的朗诵。例如,我在教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便用了情感朗读法来教学,因为课文中句句含情。文中写景部分,写得情趣盎然又怡然自得,让学生用轻快的、欣喜的语调来朗读;但读到儿寒乎?欲食乎?这几句慈母的爱怜,让往昔重现,温柔蚀骨,就要轻轻读,慢慢语;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要读得有泪无声,内蕴深情,外含凄恻,引导学生细细地进行体会。又如作者对深切悼念亡妻,追忆与她一起的旧事: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语气上要读出温婉、天真、深情和淡淡的热烈,仿佛妻子的一言一笑,仍在轩中回响,用诵读体味出作者的青春怀旧,一往情深。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眼前物在人亡,怎不令人黯然销魂!在这里,作者欢愉惨恻的思恋,已溢于言表之外,所以诵读的时候,语调要舒缓,深沉而平静,一个字要读成一声深长的叹息。《项脊轩志》以情感朗读作为教学的主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学生读出了作品的感情,心灵就得到了美的浸润,思维品质得到重塑,会蜕化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在教学中,对文本进行多次诵读,也可以从语气中去探寻文章内容的走向,体会出作者行文的匠心,从而把握文章写作的脉络。而疏理文章的层次,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背诵,方式要多样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3bc0f85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