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习诗歌通过夸张、用词等表情达意的方法。 3、品味诗歌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能以诗人的口吻,描绘诗歌所叙述的画面。 2、抓住细节多角度理解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习朗读,读出诗歌情感。 2、学习诗歌通过夸张、用词等表情达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上学期我们学过岑参的一首诗,是什么?大家回忆一下那首诗歌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这其中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这篇寄托了岑参复杂情感的边塞诗——《逢入京使》。 (从七年级上册学生学过的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复习导入) 二、学会读诗 1、轻声朗读,读准字音 岑参(cén shēn) 袖(xiù) 凭(píng) 传(chuán)语 2、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逢入京使》是一篇七言绝句,可以按照二二三的节奏来进行划分,请同学们试着来划分节奏,再读诗歌。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通过诵读让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为下一步的梳理和理解做铺垫。) 3、齐声朗读,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事? 叙述了诗人岑参与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相逢的故事 (即诗歌的题目“逢入京使”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4、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和课下注解,想象这一幕场景。请以“岑参”的口吻,用自己的话将这一幕填补完成。 课件展示: 随着岁月的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独自牵着马儿走在小道上,此时已经接近黄昏了,夕阳渐渐西下,余留下的也不过是张耷拉着的半边脸而已。继续向前走着,拐了个弯,路旁突显了众多只剩下几根枯枝的古树。苍茫的暮色下,风瑟瑟地吹起,撩乱了我鬓边的发丝。 (…………………………) 使者走了许久,我还默默不语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禁心生感叹,吟出了“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预设: 我蓦然回首东望自己在长安的家,已经望不见了,猛然间才察觉自己这么些天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而自己也是离家越来越远。顿时热泪盈框,泪水止不住地流下,几乎洒满了两袖。 不知又过去了多少天,我终于得以走出那个使人思乡且令人茫然的小道。在快要通往安西的大街上,我再次骑上了骏马赶路,与一个故人邂逅,我和他叙旧时得知他正准备赶往长安,我心中欣喜万分,刚想让他捎封信回去,未料想到我们行色匆匆都没有纸笔,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让其给家里带个平安的口信,告知家人无须为我担忧。 小结: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岑参心中浓浓的思乡深情。 5、朗读诗歌,读出情感。 指导:语音沉着、坚实;语速中等偏慢; 故园东望路漫漫(沉稳匀速);双袖龙钟泪不干(读出轻重;语气稍加重)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斩钉截铁) 三、学法悟情 1、阅读诗歌,思考:诗人的思乡情具体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 1:“故园东望路漫漫” “故园”:在长安自己的家;东:点明位置。 “望”:向远处看,从诗人的动作中暗示了诗人与故乡距离之远 2:“双袖龙钟泪不干” “龙钟”:沾湿的样子(问:同学们想象一下双袖沾湿是什么样的场景?涕泪淋漓,足言其内心的难过、伤感。) “泪不干”: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亲人的无限眷念 3、4:“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凭”:请求、劳烦(使者带个口信,一方面是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是对远在长安亲人的一份安慰、宽慰。) “无纸笔”【引导:既然如此,为何不索性找一处地方细细写一封书信更妥?这是行者匆匆的口吻。此行“我”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壮志,此处也表现了开阔豪迈的胸襟。 补充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四、总结 天宝8年(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在通西域的大路上,忽地迎面碰上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在诗人平易而有韵味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安慰,以及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五、板书设计 逢 入 京 使 岑 参 思念家乡、安慰亲人 开阔胸襟、豪情壮志 六、作业布置 1、收集有关于思乡的诗词,或边塞诗做摘抄并背诵。 2、思考问题: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49cf136f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