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当今时代,很多人苦恼于没有时间阅读大部头的经典著作,认为经典阅读在生活节奏较快的当下已经被消解,而碎片化阅读并不能带来知识的扩展和心灵的滋养。 其实,碎片化从来不是一个问题。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论语》就是碎片化的,《蒙田随笔》也是碎片化的,《理想国》也是碎片化的,但这并不妨碍作者表达深刻和优美思想。 在网络时代,确实有很多鸡汤文、成功学等快餐文化,有一个说法是,朱自清再看到荷塘月色,可能不会写一篇散文,会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写句话:“今天的荷塘好美啊”就没了。大家说网络文化是对经典的摧毁,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这个时代,还是有一些好的东西沉淀下来,需要我们去发现和辨别的。有那么多的经典等待我们去阅读,前不久书香节的数据显示,现在经典书籍的销量是在上升的,这说明越来越多人的阅读品位在提升。 从阅读者来说,碎片化阅读有快速、及时、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优点,这些都是传统的深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尤其是交互性强这一优势。碎片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或者说是时代的特征。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表示,数字阅读还处在发展之中,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引导,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我们看来,职场人士完全可以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作为现代人,如果不是专业学者,也不辞职隐居起来,不能指望有大量、整块的时间去学习。 当然,碎片化阅读本身并不是就代表进步和未来。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依赖,让人们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不容易让人们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构成挑战。 所以,虽然我们不排斥碎片化学习,但我们学习的内容、思想的层次不能是碎片化的。统计显示,现代人每人平均每天有2.4小时在使用网络,每个人每月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是72个小时,相当于三天三夜,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至少可以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世说新语》《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9865e5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