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词,背诵古词。 2.能理解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借助画面与注释,理解词的大意。 3.理解词的一般特征。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重点难点: 1、给画配文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给词配乐吟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理解宋词。 1、同学们,初次见面,说说老师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2、师:大家都在夸老师呢,我们积累的词语中哪些词语有夸奖的意思?说一说。 3、同学们知道吗?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个字的意思也是夸奖的意思,它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中,打开课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4、板书课题,强调“乐”的读音,指导朗读课题。 二、初读古词,感知词韵。 1、大屏幕出示 《清平乐村居》。 2、观察一下,从结构上来说,词和我们学过的古诗有哪些区别? 3、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补充,向学生介绍词的基本特点,(还叫长短句、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4、打开课本自由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生读准字音。 (2)大屏幕出示“剥”字的不同读音和释义,协助学生正音。 (3)老师范读,生再读,做到读通顺、流利 (4)上阕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 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阕。 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5、生把自己的理解带入词中再读。 三、 赏读词文,体验词境。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1、请同学们选择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 4、指名同学反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告诉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融入到词中,就读出了词的韵味。 5、指导学生读。 6、师配乐范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 四 朗读成颂,领会诗情。 1、师:假如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眼前的画面,你会用哪个词语?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说得好的同学把自己说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3、师小结。 4、布置作业。 五、总结强化,拓展延伸。 1、背诵《清贫乐 村居》。 2、课后搜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作品。 3、动笔写一写现代版的《村居》。 板书设计: 清 平 乐 村 居 媚 幸福 锄 勤劳 祥和 织 淳朴 宁静 剥 可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5f00892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