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22 14:0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平乐·村居》优质课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诗词是一种艺术,品读诗词应从形象入手,从意境入手,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把握诗词韵感,体会诗词美感,领会诗人情感,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2.通过看注释,想象描绘诗中情景的方法,感受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体会人情之美和生活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居,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什么?板书:吴音,“吴音”什么意思? 江西上饶地方口音,在春秋时代该地区称吴国,故叫“吴音”。和北方的语言相比较有轻细、柔软之特点,常称“吴侬软语” 师:(纠正读音)上饶.shànɡ ráo)吴侬.软语(wú nónɡ ruǎn yǔ)再读一读 师:“吴音”泛指江苏、浙江方言。我们泰州在江苏,泰州方言也属吴音。 人们常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一个地区的乡音或者说方言,就是一段历史。你看,这些加起来,就会变成一串串的故事,一段段的文化。于是,就会产生那么多一首首的诗篇。诗人的笔下就会记载着这些灿烂的文化。今天,咱们就走近一位南宋著名的词人,他叫辛弃疾。 出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师:“破阵子”是词牌名,。词的作者是 生齐读:辛弃疾

师引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师:放音乐(一段描绘古战场的音乐)从音乐声中你听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下面我们再听一段音乐音乐(一段舒缓的江南丝竹)谈谈你们听后的感受。 板书:清平乐 读“清平乐” 师:(将题目补充完整)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目清平乐村居(板书村居) 二,初读诗歌

师:读了“村居”,你想到了什么?

你看看,这辛弃疾他怎么能按捺住他看到的这幅村居的景象呢。于是,他也提笔写下了这首词。(出示〈清平乐•村居〉)作为班上五年级的同学,老师相信自学能力。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我们听他读得字音是否正确,还能做到字正腔圆。

1指名读《村居》,相机指导朗读 师:“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ɡ? 师:同学们,这里是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2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谁能这回再读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

3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模仿古人摇头状)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 4真好!嗳,往往看到诗词,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手舞足蹈,让我们先用手舞一舞。



1


来!舞上阕。老师愿意跟着同学们一起来。准备,注意它的感觉哟!

5古人写诗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声音要拉长,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声音要短促。我们用无声的手势,你来放开声音,可以用头,可以用手。我们一边吟,一边体会。

老师引读,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师生齐读) 三感受诗歌美

1读了三遍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真好,你们怎么这么了不起呀!就这样的一首词,嗳,要把这些画面连起来,变成一幅完整的画,还有一处景物我们还没有发现。快读读这首诗,再读,你看,应该是谁?

3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地读这首词。 音乐,师生齐读。

4古人用字讲究不重复,可这首词中用了三个“溪”字,重复吗?为什么? 师:说得真好。这里的三个“溪”表示三个不同的地方,并不重复。诗人会在哪儿呢?他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 诗人可能是诗中的人吗?为什么? 师:所以,同学们,你们的发现,你们的心情与表达。不正是辛弃疾想要说的吗?这人哪,不管是画里的,还是画外的。却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这里去呀!真可谓“人在画中游,已是画中景,早是画中人”。你们也是,不仅仅是辛弃疾,还有这一家五口人。那就让我们美美的,把这幅画留在心中。 四感受诗中情

1谁来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 最好能用诗中的一个字。 沉醉不知归路。那咱们就不回去了,和这家翁媪聊聊。 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好”什么意思?

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夸赞

师:执子之手,白头偕老。他们可能说了好多好多话, 也许什么也没说,就这么媚好,就这样让人醉了。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小儿就在溪头莲蓬处。”小儿是怎么剥莲蓬的? “卧”什么意思? 带进诗中去读一读。好不好? 为什么? 那你是怎么理解小儿是怎么卧的?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还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怎么卧舒服就怎么卧。 师:看他的小脚丫,你能让它们动起来吗?

引领学生以手代脚丫自在地动,使小儿悠然自得的心情跃然纸上。 师:在看他的神情,他怎样剥的?送他一个词。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专心致志

送一个词给他,他在剥莲蓬时态度怎样?心无旁骛,一点杂念都没有。有可能他一动都不动,就在那静静地剥莲蓬,心里还想着不但自己吃,还要给干活的两个哥哥,更要给那年迈的父母啊!所以,同学们你们看,这一个“卧”字,一动一静,所以,古人常说:“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全出自小儿的这一个“卧”!精彩!再读这一句,体会这一个卧,读! 师:这一动一静,让人醉了。板书:醉中有最 3那大儿、中儿他们就不喜欢吗?

生:喜欢。两个儿子也都喜欢。俗话说“皇帝重长子,百姓爱幺儿”啊!前者想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e76ad7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