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诗中的明月寄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诗中的明月寄情 诗、酒、月是李白人生中统计,李白诗1166首中,出现“月”字达523次,其频率远高于全唐诗的平均数。“明月”成为李白诗中最富诗意、最能体现他可爱性格和浪漫才情的艺术意象。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让我们看看李白带给我们的月亮。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这是一首宫怨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秋浦歌》其十三 绿水净素月,明月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这是一首美好动人的爱情颂歌。水净月明,村姑们在月下采菱,小伙子和她们一道唱着歌,踏着皎洁的月光回家。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若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青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祷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正是在这人月相通相近的基础上,诗人展开了对宇宙间的历史、人生的哲理探讨。李白的思考从明月长存和人生短暂的对比中,发出了“月常如斯,人若流水”的人生感慨。此诗上承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下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词中开篇就来了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有怀》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李白歌咏征人思妇的两地相思,亦多在月夜。如: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子夜吴歌》其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亮还经常引起诗人怀古之幽情: 《苏台怀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官里人。 思乡、思友、相思和怀古,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感情,这些感情在李白诗中多由见到月亮引起。就拿思乡来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月亮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了。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什么东西都有变化,唯独月亮没有变化,因此很容易由月亮引起各种怀念的感情。想起遥远的故乡、朋友、亲人甚至古人,产生真挚而美好的思念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诗歌有优美和壮美之分,这些由明月、白露、地上霜、秋风等构成的清新亲切的意象是优美的具体体现,大大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这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在宁静中流动着起伏不定的情感波澜,不仅反映出诗人不肯苟同世俗的高洁人格,更在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灵深处感情的无言寄托与张力释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02be323968011ca300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