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浸润书香 作者:子孟 来源:《课外语文·中》2016年第07期 新近收到了一册名为“中学生课外美文美读”的样书,那淡雅的封面设计顿然深深吸引了我。简明而美观的画面洋溢着别致的情趣。忙打开书,没料到一股子墨香扑面而来。久违了,书香!似乎有好长时间没嗅到这种浓浓的墨香了。还没来得及一览书中的美文呢,就先是被书香给熏醉了。我闭上眼,嗅了再嗅,脉脉的书香漾起了我心灵的涟漪。 那是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面对刚发下来的崭新的《语文》和《算术》课本,我爱不释手。一页一页地揭开来翻阅,忽觉有一种香气溢进了鼻孔。我就对同学说:“哎呀,书页有香味呢。”同桌就将鼻孔贴近书页长长地吸着气嗅起来,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尔后是一片感叹声。老师看着大惊小怪的我们,笑着说:“这叫书香。是书的油墨味。”于是“书香”这个字眼从此扎根于我的心底。我把课本用牛皮纸包好,并担心书香会全部溜掉,因此一用完课本就紧紧合上书页。可老师的课本却经常打开来翻扣在讲桌上。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就悄悄拿起老师的课本嗅,书香犹存。嗨,老师的课本墨香多多呢。 或许是书香的诱引吧,我成了嗜书如命的书痴。读的书多了,存的书多了,可飘散着浓浓墨香的书卷却越来越少。绝大部分书本打开来,只一股子单调的或刺鼻的油墨味,还是不嗅为好。我就纳闷儿:这书香都溜到哪儿去了?书香难得哉。我就从书本的字里行间,从妙文佳章的底蕴中去觅取另一种书香。读了陶渊明的诗歌,我嗅到了宁静的书香;读了辛弃疾的词,我嗅到了豪放的书香;读了鲁迅的杂文,我嗅到了辣辣的书香;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我嗅到了温馨的书香;读了徐志摩的诗歌,我嗅到了清新的书香;读了马克·吐温的小说,我嗅到了醇烈的书香;读了刘墉的美文,我嗅到了睿智的书香……种种书香,怡养着我恬适的性情,愉悦着我宁静的心神,增长着我渴求的学识,安抚着我浮躁的灵魂。纯正的书香涤荡着假冒伪劣书籍播撒的恶臭,我倍感欣慰。特别是那隽永的名著,启迪心智,陶冶性情,滋味悠长。 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铜臭‟这个词怎么理解?”我无言以对。我想到了不少乡村学生为挣钱而丢掉了课本去打工,就忽觉“铜臭”一词改作“铜香”更切实际。可是,“书香”总不会被“铜香”所取代吧?又想到了汉代文学家刘向的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意思是说读书可以明事理,增长聪明才智。原来书香还有药效呢。而“铜香”呢,除了一时的迷醉还有什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么?正所谓留给子孙金钱,莫如留给子孙书籍。书籍,多给人智慧;金钱,往往带给儿孙怠惰与祸患。这就是自古以来有“书香门第”之说而没有“铜香门第”之说的原因。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哪一个不是饱泽了书香而成为智者先贤?他们在书海里尽情畅游,或抒发思想,或创造发明,或书写历史。书香里的钱钟书成就了学贯中西的文化业绩,书香里的居里夫人两次笑赢诺贝尔奖……书香贯穿于人类文明的长河,源远流长。 有人称读书为“沉浸浓郁,含英咀华”,我认为改作“浸润书香,含英咀华”更为恰切。浸润着书香的人生,妙哉。 阅读 练习 1.“浸润”的内涵是什么? 2.作者巧妙拓展了“书香”一词的内涵,使意蕴得到了升华。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3.品味“书香里的钱钟书成就了学贯中西的文化业绩,书香里的居里夫人两次笑赢诺贝尔奖……”仿照这两个句子的意蕴和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4.“浸润书香”有什么好处? 5.作者要将“铜臭”一词改作“铜香”,讽喻了怎样的读书现状? (孟宪法 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5d3cec8a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