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时间:2022-12-06 05:26: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1.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由认知、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2.印像形成指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印像形成效应:社会刻板印像(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况,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在总体印像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已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理论,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 4.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当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作社会干扰。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的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其特征: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和损失性。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其特点:外显性、伤害性、有意性。控件中小学中经常出现的侵犯行为的方法:宣泄法、惩罚法、移情法、认知干预、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社会影响[从众: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类型:真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权宜从众(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已心中)、不从众(一类是表里不一的假不从众,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却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一类是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不是自愿的,服从包括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和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862a5f44693daef5ef73d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