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家庭监护方面比较缺乏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父母作为孩子的主要监护人。不管是在孩子的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应该父母全部负责。当前的社会现状,大多数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孩子在老家,直接将监护和教育的责任转交给了老一辈的亲人或其他别的亲朋好友,这样完全地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及成长情况[2]。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亲的陪同和教育,所以他们在成长中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成绩差,情绪消沉,性格比较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等。留守儿童们的老一辈的亲人们大多数的文化教育都比较低,没有强烈的教育意识,他们认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就是吃好住好保证温饱就可以的,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日里也很少关心自己的孩子,导致亲子之间的亲情纽带越来越松弛,留守儿童的父母过多的注重了对孩子物质方面的供给,一心想着给孩子更好的家庭生活环境,更高的物质水平,却忽视了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需要和家庭教育需求,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留守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发育和成长。 (二)社交能力有待提高 在当前社会,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极其重要,社交能力的好坏关系着他的生存能力,大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工作,离开家,留守儿童和老一辈的亲人住在一起,受局限的影响,留守儿童对社会各层面的人或者事都接触的比较少,对当前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情况更是不了解。同时,他们平时接触交往的人又比较少,加上枯燥呆板的知识教育,长期下来,很多的儿童在性格上都存在社交焦虑的特征,更甚地将一直伴着他们的成长[3]。总之,在这样环境影响下的留守儿童,社交能力都普通低下,遇到陌生人的询问和沟通时候,大多的留守儿童都会出现紧张,不知道该回答、该说什么、该如何沟通等状态,甚至整个人身体都是很不自然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不仅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的发育,也很大程度上阻碍留守儿童能力的提高。 (三)教育严重缺位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和父母间的交心沟通方面及家庭的对儿童的监护上面,留守儿童一般都是隔代监护抚养的,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出现老一辈亲人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给予过多,疏忽了精神上的引导和道德方面的管理和约束,再加上祖辈孙和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大,代沟过于明显,导致在很多事物上的理解和看法都有很大的差别,很难到达理解和沟通的一致,加上平时老一辈不舍得严加管理孩子,只要孩子要求的,都顺从孩子,慢慢地孩子会养成性格孤立,过分自私的性格[4]。学校教育方面,现在学校里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老师在教育上还不能够做到对每个留守儿童及家庭方面进行建立卡组立档的教育模式,加上留守儿童隔代的家庭教育模式,老一辈的观念,认为孩子每天按时去学校上学就是学习好了,完成任务了,对孩子的作业很少关心,又因为平时里工作或者家务活多,使得更少的精力和时间去关心孩子学习,不按时监督他们完成作业。在学校里,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教育做到不够完全到位,在家里,监护人给予不了应该的鞭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ab22b0c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