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复习进程

时间:2022-04-28 04:15: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文档

今天的早读,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他为人慷慨倜傥,擅长写边塞风光。 王之涣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但是他的诗流传至今的只有6首,收录在《全唐诗》里,其余的都流失了。也许你就好奇了,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不就会口口相传留下来嘛。 其实王之涣的遭遇,不是偶然的。

李白有多少诗留下来了?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估计有五千到一万首,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

那些消失了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差吗?不是的。比如唐人记载说,李白《鸿猷you文》特别伟大,但是也很不幸永远淹没在了历史中。 那些散失的诗文,都是因为没人出诗集么?也不是的。比如李商隐,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出了四十卷诗文集,可惜也全都没了。

虽然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唐中期也扩展到诗歌刊印。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书籍,还是依靠人工手抄的。这种方法当然不易流传推广,数量比较少。即使有些书籍时印刷的,由于唐朝距现在有一千多年,书籍制品经历火灾、水淹、战乱,所以损失惨重。

《全唐诗》是清朝康熙皇帝下令编纂完成的,它汇集了唐朝48多首诗作,一直流传到今天。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这么多伟大的诗句流传下来,让我们有机会来学习和欣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回到王之涣,他虽然传世的作品少,但其中确有2首堪称千古绝唱,那就是《凉州词》和我们今天要一起读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的题目是《蹬鹳雀楼》

鹳雀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黄河东岸

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最后我们在一起读一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b5ca124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