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追求

时间:2022-03-31 19:12: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桃花源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千字名篇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他所极力描绘的是田园生活中宁静、美好的一面。你看:"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一切都极琐碎,极平常,然而又极亲切,极真实。浮现于我们眼前的,俨然一幅"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牧歌式田园风光。这里没有喧闹,没有斗争,没有灾难和不平。人们不禁会问,这一切难道是真实的吗? 根据史书的记载,陶渊明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政治矛盾异常尖锐,社会生活动荡不宁的时代。一方面是"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著名的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就发生在隆安三年(399。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又争权夺利,连年征战。先是王恭、殷仲堪与王国宝的兵祸连结,接着又是桓玄、刘毅等的连年火并。陶渊明生活的江州,地当荆、扬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到处是一派残破景象。陶渊明不去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而去极力描绘牧歌般的田园生活,难道这可以说是真实的吗?它真实地反映了一种追求,一种理想,一种与黑暗现实截然对立的价值观念。陶渊明作为一个田园诗人,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是"理想的"而不是"写实的"。他在这里描绘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而不是当时农村的实际景象。说它真实,指的是理想和这种对理想的追求是真实的。 那么,《桃花源记》中的"现实"究竟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呢? 首先,《桃花源记》表现了诗人希望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不要纲纪朝规、名教礼法的公天下的理想大同时代。陶公在《桃花源记》中向我们描绘了"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取消了朝代,当然也就没有了你死我活的纷争,没有了战争。《桃花源记》为描写当时坞壁之生活,而加以理想化者,并非无根据之文也……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无君臣、官长、尊卑、名分之制度,王介甫《桃源行》'虽有父子无君'之句深得其旨。在我看来陶渊明的否定君权很大胆,这是他的祖师爷们所不敢的。不过这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使他对君权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忠""使他不屑于承认其他的野心家。不过,陶渊明最终还是无法超脱,只不过由现实遁入精神的追求而已。 其次,陶公在这篇千字文中还表现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及儒家的"制民以产免于饥寒"的王道理想。"土地平旷,屋舍井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安其居者也;"但我以为陶渊明描绘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而不完全是当时农村的实际景象。当时饱受战乱之苦,饱受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劳苦大众,不正是向往着这样的理想社会吗?彻底的否定,往往并不表现为直接的批判,而是另外树立一种全新的与之截然相反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其实取自于儒道精神的精髓。陶渊明貌似静穆,似超脱,其实充满着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强烈向往,而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最彻底的否定。渊明虽然经常以"羲皇上人"自居,其实,他的着眼点,还是在于他所生活的东晋社会。 不仅如此,陶渊明还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民主意识。桃源中人人平等,和睦相处,虽非骨肉亲,如同手足情。对外来者,源中百姓"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源中民风古朴、淳厚,无内外之分,无贵贱之别。在《桃花源记》中作者的理想是一切顺应自然,既无衣食之忧,更无世事烦扰。 然不能否认,这里面有他隐居生活的真切感受,但同时也凸现了陶渊明对现实的失望,准确地传达了陶渊明当时的心态。现实中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他实在是看惯了。为生计所迫,他在世俗的尘网中曾苦苦地挣扎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中,他有自责,有烦郁,有"为王斗米折腰"的种种苦恼。在他的潜意识中始终向往自然。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除了"至老死不相往来"不为陶渊明接受以外,老子的复古思想,国小人少,不要文化,没有剥削、压迫,这些理想在《桃花源记》中统统得到了再现与发展。

再来看看儒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陶潜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在这段话中所表现的制民以产,免于饥寒的王道理想正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反复咏叹的……

荀子曰:"天行健而君子自强不息。"他将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即人的追求应该象天地运行一样始终不停息,不退却,不气馁。陶渊明身体力行了荀子的主张。他从儒家的"朝闻道夕死也可"出发,合着时代前进的节拍,执着的追求人生的真谛。欧洲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英国的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比陶渊明的"桃花源"晚了整整十个世纪,虽然它们都产生于对封建专制的极端厌恶。因此,李泽厚先生说他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代表者"陈寅恪先生说他"实为我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48b69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