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作文“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原题及优秀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将传统文化经典注入时代潮流,聚焦《尚书》《论语》《史记》等享誉申外、流传千古的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首期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 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藏匿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力量。 学校举办以“传承文化经典,彰显中国力量”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在会上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传承文化经典 汲取道德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一旦抛弃了自己的文化经典,就会失去最重要的精神和道德支撑。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道德的力量。 中国上下五千年悠悠历史,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四书、五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学形式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经典,是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而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中华文化经典中也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情怀;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德情操;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情结;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君子情谊。真可谓句句经典润人心田,字字珠玑沁人心脾。 寒来暑往,数以千年。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变迁日新月异,价值观念迭代飞速前进,但新时代无论如何演绎新风尚,传统经典的道德理念依然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人。今天,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仁、孝、诚、爱的“四德”理念,岂不是“仁义礼智信”在新时代下焕发的新生机?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启蒙读本,到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等鸿篇巨著,传统文化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构成了最基本的道德认知。这种道德力量薪火相传,革故鼎新,并最终成为今天每一名华夏儿女的精神底色。 《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更加坚定文化引领,提倡“四个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坚定传统文化、传统经典的自信。通过传承传统文化经典,可以接受传统道德的滋养,从传统道德中汲取力量。但学习传统经典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积极向上的部分,剔除保守迂腐的残渣;学习传统经典需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关注时代发展,关注民众需求和价值偏好,以新形式满足新需要;学习传统经典还需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比较中汲取他人之所长,让传统经典学习不蜻蜓点水,以此获得更多的道德涵养与力量。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传统文化正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读经诵典,传承经典,让道德建设变得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典籍里的中国》开播 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 《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 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 2月12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节目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 第一期和观众见面的,是被称作“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是因为它流传了两千多年,构建了古老文明的知识体系,也是最早被译介到西方的典籍之一。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就曾说过:“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 很多人都说《尚书》佶屈聱牙,这部典籍究竟讲了什么? 据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介绍,《尚书》记载着尧舜禹、夏商周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智慧。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分为四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共五十八篇。“古代君王做什么事,必定有史官记载。一个史官专门记录君王讲的话,另一个专门记君王的行动,这些材料编纂起来,就编了《尚书》。” 古今对话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亮点。“古代护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镜头一转,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陪伴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今人如何读《尚书》、学《尚书》、传《尚书》。 看节目时,不少网友感动落泪:“华夏为何是一体?自古就是一体。这句话太戳泪点了。”“古今对话很有戏剧冲突,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要靠我们年轻人,从今天起多读书,让这些故事代代相传。”…… 而最让观众动容的,是节目中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用生命诠释“薪火相传”的片段。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书》(后称《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匿藏于壁中。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他们为何能有如此决绝的力量?因为《书》中思想和智慧的鼓舞,让华夏文明在微小个体上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 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看来, “‘中国’这个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 蒙曼说,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也是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也是中国…… 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不仅靠舞台硬件的升级,更依赖于背后详实的史料支撑。据悉,仅《尚书》一期节目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据了解,《典籍里的中国》共有11期,介绍11部典籍,包括文学、科学、哲学、医学等领域。在《尚书》开篇之后,将有《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典籍陆续与观众见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df6d86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