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诗 二 首》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答: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颔联写得“有声有色”,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3、颈联中诗人为什么将地点设置在“易水”边?“霜重鼓寒声不起”中的“重”“寒”“不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易水”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渲染了一种悲壮色彩。“重”“寒”“不起”,突出了天气的严寒和气氛的紧张凝重。反衬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4、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引用了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感激天子重用贤才的美德和以死报君的决心。 5、诗中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请举例阐述。 答:“黑云”中的“黑”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 “甲光向日”中的“光”,写出了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气势; “胭脂”“紫”写出了边塞夕阳下的肃穆气氛,也突出了将士们血流成河。 6、《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什么地方? 答: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紧张气氛和危及形势,极为形象传神。 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从夜 和 两个角度,用了 词语来描写战斗的激烈。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分析。 答:这联诗句从军营号角和战士流血这两个角度描写战斗的激烈。“角声满天”就是号角的声音震天,“燕脂”就是胭脂,这里指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激战中的边塞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雁门太守行》抒发了作者对出征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抗击外来侵略的赞颂之情。 9、说说“易水”的表达含义。 答:“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代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也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如何理解题目中“别”的含义? 答:这个“别”字,不是一般意义的告别、离别,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 2、如何理解“别云间”的深刻含义? 答: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3、体会“欲别故乡难”中“难”字的表达含义。 答:诗人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无限留恋。 4、说说本诗的主旨。 答:诗中饱含着诗人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e51176b0066f5335a8121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