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时间:2022-04-20 04:2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最早涉猎是从大学2年纪开始的。那时我们开设了一门叫做民间文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很有意思,所讲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民间习俗和我们经常听说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以及童话等等。对于这些习俗和故事我们都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仅仅认为它是劳动人民在几千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些风俗习惯,没想到它竟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在考研的过程中我又相继读了钟敬文先生编写的《民俗学概论》以及《民间文学概论》等等与民俗学相关的一系列书籍,对民俗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简单地说:民间文学是指从民间流传故事中采集、形成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土文学作品,其表现形式有民间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评书、说唱艺术等,是一种通俗文学或口头传播的文化现象。而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各地民俗习惯,如饮食、服饰、婚嫁、丧俗等等。从性质上看,前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后者是社会科学的分支。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

民俗学一词,是从英文 Felklere翻译过来的,为英人顿姆斯于1964年创立。原意为人民的知识或人民的智慧。它所说的人民是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没有受过统治阶级的文教育的人们和在阶级社会中的广大劳动人民。它所说的知识、智慧或文化称之为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比较确切。我国民俗学的兴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留日学生从日本引进西方的民俗学。民俗学引进之后很快在我国生根并迅速发展,当时有许多大家如鲁迅兄弟、蔡元培、胡适等都参与到中国的民俗运动中。从那时起才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8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民俗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民间习俗。民俗它是劳动人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等等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现在各国都非常的重视发扬和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要想是本国的文化不被世界文化大规模侵袭就必须坚持和立足于本土传统文化。民俗学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是密不可分的,理论与实践相紧密结合的,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利用田野调查法,才能真正的了解和掌握着们学科,才能把它有效的利


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民俗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它的范围确实比较广泛,民俗事项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有发生联系,饮食民俗之与烹饪、食品业,居住民俗之与建筑学,服饰民俗之与服装行业。

今天,都市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生态民俗学等悄然兴起。民俗学已经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交叉。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社会基础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有关的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元宵节、中秋节、冬至、除夕等岁时活动,人们一生中所奉行的诞辰、成年礼、结婚、 丧葬等仪礼,以及各种民间赛会、文学艺术活动,从来就被列在风俗、习尚之中。

后来上了研究生之后,我们开设了几门民俗学的专业课程,才明白真正的明白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性。它与社会学以及人类学都有紧密地联系,社会学和人类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我们的导师既给我们带民俗文化原理又能给我们带文化人类学,所以我觉得民俗学和社会学是一门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虽有各自的学科理论传统和特有方法,但它们之间的交叉和交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和突出。此我认为学好民俗学就必须同时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

民俗学的特点在于关注民间社会、民间文化及民众生活,社会学更多地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问题,所以民俗学与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

民俗学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劳动人民的饮食起居到内心活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让我们了解到现在的流行趋势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看到一些民俗文化现象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被保留下来,感觉真的好奇妙,民俗文化可以流传那么长的时间。

民俗学主要研究的范围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民间语言、民间娱乐、民间组织等。但是老师给我们讲课之后我才发现以前学习的关于民俗学的知识只是一些皮毛。老师每一节课都会讲不同的内容,而且理论性都很强。我们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学科。


老师上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我们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特别是结合家乡民俗事项,比照其他地方的民俗,进行乡土教育。另外,对于民俗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根据我们将来的就业方向和人生规划,做有针对性的问题的探讨,有意识的引导我们利用民俗学知识和方法作多学科方向的研究。

经过半年时间对民俗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后,我认为这是一门极富情感的人文课程,因为课程中包涵强烈的民俗意趣与文化蕴藉。老师带我们从民俗的基本理论入手,再到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民俗事例。使我们了解民间文化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唤起了对周围各种民风民俗现象的关注,逐渐产生对整个社会以及家乡的文化认同感。民俗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认识作用,也是社会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民俗文化,民俗学无论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还是个人而言,都发挥着它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f7181c5ec3a87c24028c4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