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导语】《地球爷爷的手》是一篇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成熟的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常识,启发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以下是®文档大全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地球爷爷的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玩了一会儿,小猴说:“小兔,我请你吃桃子吧。”
是啊,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一定很好吃。
小猴对正在树上的猴爸爸说:“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
猴爸爸还没有回答,也没有动手,只见几个桃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
小兔说:“猴伯伯,谢谢您!”
猴爸爸笑着说:“别谢我,这是地球爷爷帮的忙。”
小猴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小兔也说:“是呀,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呢?他又没有手。”
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地球爷爷的话刚说完,几个桃子又从树上掉了下来。
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出现,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向孩子们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科普类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知识面较宽,因此对本课充满好奇心。另外本课和前一课《棉花姑娘》体裁相似,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读感悟自学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设计特色:
自读感悟,重生活,重体验。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画简笔画(一只小手):这是什么?手有什么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2、教师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
3、教师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设计意图:兴趣是儿童的老师。从儿童熟知的“小手”入手,突出地球爷爷"手"的与众不同,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二、自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习伙伴或教师。
(设计意图:带着要求读书,目的性很强,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对于读书中的疑难要学会圈画,意在逐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当小老师更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打乱顺序挑战读。(指定一人读,同学打等级,另一人如果不服气可以向他挑战。)
(4)做游戏:同座互拿字卡比赛读。
(5)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读得全对的小组可以得到地球仪模型。)
(设计意图:这几种检查形式都是遵照儿童活泼好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设计的,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自主参与的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竞争意识。)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设计意图:打乱教师包办代替"串讲串问"的传统讲授式,从学生的主观愿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读书效率。)
4、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朗读指导举足轻重,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先以4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必须加强指导,避免流于形式,特别要注意学生情意态度的培植,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带头饰读、自编自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表演朗读能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7、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能自己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回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并非形式上的套话,教师一定要精心呵护孩子饱满的好奇心,善待学生的提问。)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演示回形针靠近磁铁的实验。学生观察,亲自感受。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设计意图: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比较抽象,通过演示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留心身边科学的精神。)
2、拓展: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大家互相评议。)
(设计意图;架设生活和课本的联系,调动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
3、总结谈话:地球爷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语文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把探究的视角指向广阔的生活天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四、指导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结构一样,字形相似,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六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五、课外建议: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写几句评语。
2、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有关地球方面的书刊,并在早读时间“黄金屋”上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后把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
3、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这节课我始终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趣导入,联系生活
为了迎接这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我做了大量的准备,翻看了很多优秀教师的案例,其中一位教师在执教这课时,利用让学生玩纸飞机来巧妙地导入新课,所以我在教这篇课文时也采用了这种导入的方法,并且加入了踢毽子这个游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节课我利用学生喜欢玩纸飞机、踢毽子的特点,让学生思考“飞机无论飞得多么远,毽子无论踢得有多高,但总是要落到地上”这个问题。这是学生习以为常的事情,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到地上一样。现在,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
二、情景识字,联系课文
在识字过程中,我把每个生字都放进了一张有趣的图片中,每张图片都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地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帮助学生回忆了课文内容。比如:在学习“俩”这个字时,我首先出示一张小兔子和小猴子在树林中玩耍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然后学生就会说我看到小兔子和小猴子他们俩在树林里玩。这是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随即出示“俩”这个字,还有与“俩”有关的词语。这样学生在学习每一个字的时候都充满了期待和学习的兴趣,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三、配合朗读,融入生活
在重点段落“地球爷爷的话”的朗读处理上,我采用了全班配合读的办法,先是教师读第一句话,男生读省略号之前的部分,女生读省略号之后的部分,省略号部分加入同学们看到的日常生活的例子。同学们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用这种办法读,所以兴趣很浓,读得很认真。这样教师引导着读了两遍之后,学生已经能掌握这种读课文的方法了,然后同位读,小组读。在这样的反复练读中,学生不仅轻松的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联系了生活实际,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正在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地球爷爷的手》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09-14
贵州2017成人高考报名条件01-31
五年级睡前简短童话故事【四篇】06-27
英文诗歌带翻译-回忆美好06-09
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文章及读后感|小学二年级课外阅读文章(十篇)12-29
2021年甘肃兰州中考加分照顾政策07-15
北京5所高校开学时间确定分类分批返校!11-06
2018海南定安县党群机关拟录用公务员公示【10月1日-7日】08-03
这件事启发了我作文400字05-11
房屋借款合同范本【三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