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目录]五年级上册语文《友谊的航程》教案(鄂教版)

副标题:五年级上册语文《友谊的航程》教案(鄂教版)

时间:2024-08-31 08:43: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案# 导语】《友谊的航程》主要介绍了1997年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的经过,展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表现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文档大全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昂首阔步”和“振奋”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的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祖国的强盛使广大侨民倍感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对中美友谊和祖国强大的欣喜与自豪之情。

  教学难点:理清重点部分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16 友谊的航程

  2.教认课题里的生字词

  (l)出示“友谊(yi)”字卡,指读生字“谊”两遍,齐读“谊”的意思是感情,“友谊”就是朋友之间的感情。

  (2)“航程”本是指飞机或船只航行的路程,本课中指中国海军舰艇出访外国的航行路程。

  3、你有什么疑问?(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l)画出课文里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端注音,读准生字的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弄清下列带点字及词语的意思:争睹卓越比赛侨胞振奋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l)依次出示有加点字的词语。

  (2)指名读词,正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敲定答案。

  3.指名5人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4.齐读课文。

  三、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1.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

  卓、赛、侨、振

  2.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3.教师展示写得好的宇,表扬字写得好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读抄词语。(文后练习3暂不要求造句)每个词语抄两遍。

  2.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文后练习3)学生对照课本,有错误就自己订正。

  2.指名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分段。

  (1)提问: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第2—4自然段是重点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海军访问美国的情况)

  (2)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这样三段来解读:

  第一段(第l自然段):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写中国海军的访问,既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民倍感振奋与自豪。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还访问了美洲其他三个国家,以及这次出访的意义。

  2.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里的“深情厚谊”、“浩瀚”、“抵达”三个词语谁会解释?(“深情厚谊”就是深厚的感情;“浩瀚”是形容水面辽阔,无边无际的样子;“抵达”就是到达)
  (3)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这些词语?这问题等学到下面的课文再谈。

  (4)小结:第一段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到达美国本土圣迭戈港的时间和经过的地区。

  (5)齐读第一段。

  3.学习第二段(第2—4自然段)。

  (1)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这个自然段一共有九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这句话谁能换个说法吗?(中国军舰有史以来第一次抵达美洲大陆)联系第一段里的内容,为什么要写“1997年的一天”、“飘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些词语呢?(是为了突出这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洲大陆的重大历史意义)

  ③第2和第3句说了什么?(学生答)(板书:奔走相告争睹风采洋溢着欢乐)问:“奔走相告”是什么意思?(我奔跑着告诉你,你奔跑着告诉他)“风采”是什么意思?(指美好的仪表)

  ④上面第l句和第2、3两句话有因果关系,因为中国军舰第一次访问美洲大陆,所以人们奔跑着互相告诉,纷纷赶来争着看中国军舰的风采。来看的人这么多,圣迭戈军港才一连几天都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那么中国军舰和中国海军的风采怎么样呢?美国海军官兵看了有什么样的印象和反应呢,请齐读第4、5句。(学生读“中国海军……伟大的祖国”)问:这里的“士气高昂”、“举止文明”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士气高昂”指军队精力旺盛;“举止文明”指一举一动都显得很有教养的样子)“舰容整洁、士气高昂、举止文明、充满自信”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给美国海军官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军军官的一句赞语,就是很有代表性的评价:“卓越的精神”、“无上的光荣”,这是多么好的赞语呀!

  ⑤请默读下面第6到第9句,谁能说说这四句话是承接着上面哪一句话来写的?(学生默读后答:这是承接上面第3句话,写出了圣迭戈军港怎样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的)这四句话还可以分成两层来看:第一层是第6、7两句,说的是中美两国官兵一起野餐,一起进行体育比赛,还举行联欢会共同演奏乐曲。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在美丽的……中美乐曲”)提示:这说明了两国官兵的欢乐和友谊。
  ⑥下面第8、9两句是第二层,讲的是美国海军军官的家属和附近的美国人欢迎中国水兵的场面。请齐读这两句。(学生读“美国海军军官……你好,中国”)提示:这两句写美国人民对中国水兵非常友好,增添了军港欢乐的气氛。

  ⑦齐读第2自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怎样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读了第3自然段就知道了,请齐读第3自然段再回答。(学生读第3自然段后答:可以用“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段意)(教师板书:赢得美国人民的友谊)

  ②这一自然段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在课文里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这是第2自然段和第 4自然段之间的过渡段,它在中间承上启下,起联结作用。

  ③那么第4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也就可以知道了,谁来说说?(可以用“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和自豪”来概括第4自然段的意思)(板书:使旅美侨胞倍感振奋、自豪)问:“旅美侨胞”指什么人?(指长住在美国的中国人)“倍感”是什么意思?(加倍感到)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了华侨看到中国水兵的风采时高兴的表现,谁能说说其中表示中国水兵风采的词语?(学生答)(板书:雄姿英发昂首阔步)问“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姿态雄伟,生气勃勃)再问: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高兴的词语?(学生答)(板书:忘情狂奔欢呼雀跃)

  ③第2至第4句写了当地的和专程赶来看望的两位华侨的话语。谁能说说其中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词语?(学生答)(板书:激动兴奋兴致勃勃热泪盈眶扬眉吐气)问:什么叫“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

  出示: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兴奋呢!

  真是扬眉吐气呀!

  这两个句子都是表示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的心情,用了惊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请齐读一下。(学生读)谁能说说这两句表达感情的不同方式?(前一句是用反问句表达的,后一句是正面表达)?
  ④这一自然段说的是中国舰艇编队的来访,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那么朗读的时候,当然要带着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来读了。

  ⑤齐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结本课教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给课文分了段,讲读了第一、二两段,知道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来到美国圣迭戈军港访问,既赢得了美国军民的友谊,也使旅美华侨倍感振奋和自豪。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思考文后练习4。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回答:第2—4自然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课文是怎样将它们联接在一起的?

  二、继续讲读课文

  学习第三段(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是一个结束全文的段落,一共有三句话。第l句说了什么?(学生答)问:“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蔚蓝色的航迹”表示什么意思?自答,蓝色通常是象征友好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太平洋上留下了一道友谊的航程。这一句略写了中国海军访问其他国家。

  3.第二、三两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问:一位外国记者对这次访问评价怎样?“无法用海里来计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友谊深长,无法衡量)这两句写了这次访问的重大意义。

  4.这一自然段三句话都点明了题意,而第3句话末尾直接用上了课题,从而结束了全文。

  5.齐读第三段(第5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着重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的经过,展示了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访问美国圣迭戈军港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所以作了详写,访问其他三国只是一句话带过,这是略写,详写部分既分清了层次,又用过渡段起联接作用,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四、造句练习

  1.复习“昂首阔步”、“振奋”这两个词语的解释。

  2.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体会它的用法。

  3.口头造句。

  4.把所造的句子写上练习本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重点部分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4、通过课文的朗读与品味,感受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中美之间的友谊和旅美侨胞的振奋与自豪。

  难点:理解记者为什么评价这次航程是“无法用海里来计算的友谊的航程。”

  三、教学准备:

  1、师生都要做好课前预习,与文本充分对话;教者要考虑这是一篇新闻报道,怎样把它上成语文课而不是思品课。

  2、查找有关资料。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策略:

  1、清晰地表现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结构。抓住一点,辐射全篇(段);词句教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不必面面俱到。

  2、培养学生能力,使其掌握读书方法。“教是为了不教”。

  3、本课离学生距离较远,他们感到生疏,需要资料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补充和辅助。

  五、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伴随着这首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我们一起走上一段友谊的航程——(师生一起读课题。)课文指的是谁到哪里干什么的航程呢?(生答)1997年3月,为了展示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送去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了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国,受到当地人民和侨胞的热烈欢迎,所以称这一航程是一次——大家再一起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条理,把书读薄。

  (1)、请大家认真地默读课文,了解一下文章围绕着《友谊的航程》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有一段话正好能帮助我们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一双敏锐的,善于发现的眼睛。

  出示过渡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两方面的内容,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像一座桥梁,像一根纽带,自然流畅地把上下文连接了起来。提炼出把书读薄,把长文读短的概括的方法。
  (2)、有一位外国记者这样高度地评价:“这是无法用海里来计算的友谊的航程。”齐读。读到这一句话,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吗?(质疑)我们得静下心来深入地读课文了。

  (三)、潜心会文,品味语言,把书读厚。

  读第二段:(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1)、现在我们先来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表现出美国人民的友谊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自学?(生交流方法后,静静咀嚼品味语言。)

  (2)、交流: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哪句话最能表达美国人民的友谊呢?

  预设:

  如果有学生读到美国海军军官的称赞:“你们以卓越的精神和无上的光荣,代表了你们伟大的祖国。”(重点,详)

  紧扣重点词“卓越”和“无上”,层层推进:

  第一层次: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和重点词,还要联系上下文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出因为海军的“舰容整洁,士气高昂”,赢得得美国军官如此高度的评价;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还要善于透过语言文字,读懂背后隐藏着的意思,联系搜集的资料,进行海军变化前后的对比,体会到是祖国的繁荣昌盛,是中国海军的巨大变化,更使美国军官百感交集,由衷地赞扬。

  第三层次:引导学生体会,美国海军军官仅仅是在赞扬中国的海军吗?透过这样的一支队伍,他还在称赞什么?——我们伟大的中国!

  (略)还有那尽情的联欢,忘情的比赛,温情的合影…..千言万语会聚成了美国朋友用贝壳组成的四个字:“你好,中国“,这是多么深情的问候呀!让我们也深情地问候一声:“你好,中国!”一句简单的问候,饱含着的是最真诚的欢迎,最深厚的友谊啊。

  读第四段:

  (1)衔接过渡语:这次中国海军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振奋人心的场面——第四自然段。

  老师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深感侨居美国的华侨此时此刻的表现感人至深。对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是静下心来,划一划,品一品。可以将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写在旁边。
  (2)交流: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振奋、自豪、激动、感动、兴奋……

  哪些词句让你读出了激动?哪些词句又让你读出了感动,读出了兴奋呢?

  预设(1):

  若学生谈到“扬眉吐气”句时:(重点,详)

  老师听出你们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扬眉吐气”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这是字典里的意思,在课文里又是什么意思呢?华侨们要吐出的是什么之气,扬起的又是什么之气呢?

  你知道中国华侨在异国他乡是怎样受气,受尽屈辱的吗?(联系资料)

  看到祖国的繁荣富强,看到中国海军的军舰就在眼前了,这位老人家怎么不扬眉吐气呢!(再读,音乐起),华侨们吐出的是什么气?扬起的又是什么气呢?

  我们看看这位80高龄的老人是怎么说的吧!(看课件)再读。

  预设(2)(略)

  若学生读到“忘情”句时:

  “追随”不够,还要“忘情地追随”;“奔跑”不够,还要“狂奔”,华侨们就像要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和亲人身边一样地迫不及待,我们来读出这样的忘情和激动吧!

  预设(3)(略):你还想读哪一句?

  (反问语气句)不用反问的语气不足以表达激动的心情啊!读。

  (四)回到出发点,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1)我们随同海军现代化舰艇艇编队走完了这段友谊的航程,相信你

  此刻的心情也和那位外国记者一样激动,也想感叹一句——再读“无法”句。

  为什么说这是“无法用海里计算的航程”?再回到这一句话的时

  候,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吗?(生表达)

  师引说:(可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小结)

  这无法计算的是——

  这无法计算的是——

  这无法计算的是——

  ……

  是啊,这巨大的作用,这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怎能用海里计算得了呢?

  (2)你也能像外国记者那样,写下自己的感慨吗?可以自由表达。(〈友谊地久天长〉歌曲响起。)

  听了你们的肺腑之言,我们感受到这是一次——友谊的航程;又是一次历史的航程;还是一次伟大的航程!

  (3)在这首《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声中,让我们结束本课。

  愿国家与国家之间不断酿造友谊的温馨,国民与国民之间不断绽开友谊的欢笑。更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写一件事或一个人,中间学着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3、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或观看纪录片。

  板书设计:

友谊的航程

美国人民的友谊

无法计算 伟大的祖国

振奋 自豪

篇三

  学习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舰、抵、迭、戈、缆、睹、溢、昂、卓、烹;识记10个词语:

  浩瀚、洋溢、卓越、依偎、深情厚谊、雄姿英发、昂首阔步、欢呼雀跃、兴致勃勃、扬眉吐气。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清重点部分第2、3、4自然段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第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 通过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中美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理清重点部分第2、3、4自然段的叙述层次,体会过渡段第3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2、 感受中美人民之间的情谊以及广大侨胞为祖国强盛而自豪的情感。

  3、 理解句子“这是无法用海里来计算的友谊的航程” 。

  教法学

  1、用分解、迁移、拓展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友谊的航程”,为学生自主理解句子“这是无法用海里来计算的友谊的航程”提供方法引领。

  2、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过渡段的作用,为学生自主归纳关联词、过渡句、过渡段之间的关系提供方法引领。

  3、用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进一步体验理解句子体会感情的方法。

  4、用归纳场面描写(第2自然段)中句子主要意思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尝试读中学写小练笔提供方法引领。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理解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行为

  1、 师问:路程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单位计算?板书“航程”,问:航程呢?

  2、 板书“用海里计算”,讲:船舶的航程用海里计算,1海里约1.8千米。

  3、 板书“友谊的”,问:友谊的航程是什么意思呢?

  讲:友谊很深,用一个四字词语表示——板书:深情厚谊

  4、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呢?

  讲:课题“友谊的航程”也用了修辞手法,我们以后习作命题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

  5、讲:我们一起学习“友谊的航程”一文吧。请大家翻开课文,结合课后要求,找准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行为

  1、 生:路程是行驶过的距离,一般情况下用“米、千米(公里)”计算。

  生:飞机、船舶行驶的距离叫航程。

  2、学生听、看。

  3、学生说出友谊很深、人们带着友谊航行之意即可。

  生:深情厚谊

  4、 生:夸张

  5、 学生看书。

  学习内容:

  根据课后要求和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质疑。

  一、教师教学易错字

  1、归纳:很多汉字,为书写美观,在作为部件时,最后一笔都要“收”,这也是一种谦让文化,如:舰、迭

  2、强调:圣迭戈港,迭,更迭,表示轮流、交换;迭次,表示屡次、连着次数;戈壁,沙漠地带。

  3、板书:标红易错字的重点笔画,难组的词语。

  二、师生学习过渡段

  教师行为

  1、 师出示: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来访,不仅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

  师: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从句意、用词、在文章中的地位来说。

  2、师:我们以前学过过渡句,如:不仅植物知道时间,动物也有这种本领。过渡句有什么作用呢?

  师:过渡句、过渡段、关联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师小结:过渡句、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重在启下,可以用来归纳课文相关段落的主要内容。

  板书: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
  学生行为

  1、生:这个句子是一个独句段,是课文的第3自然段。

  生:这个句子里有一组关联词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

  生: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是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是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 生: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

  生:过渡句、过渡段的作用是一样的,都需要用关联词来联结前后两个半句。

  生:过渡句在启下段的开头,过渡句独立成段就是过渡段。

  3、学生在书上批注:第3自然段旁边、课后要求三旁边。

  三、师生学习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习内容:

师生学习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

  教师行为

  1、师:过渡段已经帮助我们归纳了课文写的两个方面的内容,那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呢?

  2、师:课文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

  师:秘鲁中的“秘”读音是bì。

  3、师:我们要像课文一样,习作安排材料时做到详略得当。

  请大家完成课后要求一“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批注在书上。

  学生行为

  1、生:课文第5自然段还写了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还访问了美洲的其他三个国家,展示了建设成就,带去了友好情谊。

  2、生:①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②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使广大旅美侨胞倍感振奋与自豪,③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还访问了美洲的其他三个国家,展示了建设成就,带去了友好情谊。

  生:前两个内容是详写,后一个内容是略写。

  3、生完成课后要求一,批注在书上。

  学习内容: 第2自然段

  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此时圣迭戈港是什么情景呢?

  生1: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

  师:溢,水满流出。洋溢在句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2:圣迭戈港到处充满着、弥漫着、显露着欢乐友好的气氛。

  师:作者是怎样写这种欢乐友好气氛的?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3:我们看到了中国海军舰容整洁,举止文明,感受了中国海军非常有精神,讲文明,很威武!
  生4:我们听到了美国海军军官称赞中国海军有卓越的精神和无上的光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精神,无法超越的光荣,感到非常自豪!

  生5:两国官兵一起野餐、玩乐、联欢,感到他们非常友好、幸福!

  师:他们的友谊超越了国界!官兵如此,其他人呢?

  生6:美国海军军官的家属烹调美食,孩子们依偎着中国海军拍照,感到他们像亲人一样聚餐、拍照,多么亲密呀!

  生7:美国一户居民用贝壳摆出英文:“你好,中国!”,感到他们是充满深情的。

  师:是呀!一户普通的美国居民都在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向整个中华民族问好!身为中国人,我们多么自豪呀!

  师小结:军港里洋溢这欢乐友好的气氛说明我们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友谊。作者写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了中美两国人做的事情。特别在写做的方面,选择了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描写对象:两国官兵、美军亲人、美国居民,凸显了中心意思——中国赢得了整个美国人民的友谊。这种写法叫场面描写,点面结合,使本段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学习内容:

学生自学第4自然段。

  教师行为

  师: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

  学生行为

  生:提炼自学要点。

  1、注意场面描写,找到看到的、听到的、做了的具体内容。

  2、注意重点词语。

  3、有感情朗读。

  学生自学,写一写,读一读。

  生1:中国水兵的英姿、气势让侨胞感到非常自豪、振奋!

  生2:从忘情、狂奔、欢呼雀跃感觉侨胞手舞足蹈,非常兴奋、自豪!

  生3:从抚摸感到侨胞非常小心,非常热爱军舰,感觉在爱抚自己的孩子。

  生4:从热泪盈眶感到侨胞非常激动,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生5:侨胞说的话,表达了他们的心声。特别是扬眉吐气一词,。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句中指侨胞从此在美国可以充满自信、充满自豪地生活了。

  学习内容:理解句子“这是无法用海里来计算的友谊的航程。”
  教师行为

  师:用理解课题的方法理解句子。想想什么可以用海里计算,太平洋面积用什么计算。

  师:这次远航,深入人心的有我们国家的建设成就,也有我们国家的友好情谊。祖国只有强大了才能走向世界!

  学生行为

  生1:大海再宽广也有尽头,可以用平方公里计算。

  生2:航程再遥远也有终点,可以用海里计算.

  生3:中国人民的友谊是刻骨铭心的,是天长地久的,是震撼心灵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是无法计算的。

  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学生在书上句子旁批注。

  学习内容:

学生独立作业

  可以集中完成,也可以分课时完成。如:分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作业设计第一题、第二题的第1小题、第三题(任选两小题)

  第二课时

  作业设计第二题的第2小题、第四题

  机动

  学生思考课后小练笔。

  生字组词

  舰 抵 卓 烹

  迭(更迭、迭次)

  戈 (戈壁、)

  板书设计

25 友谊的航程

建设成就 深情厚谊

无法用海里计算

承上 不仅 赢得友谊

启下 点面结合(详写) 联结作用 而且 侨胞自豪 看 听 做 想

展示成就 带去情谊 (略写)

  作业设计

  一、把你认为易错的生字组成词语,认真地写一遍。

  舰艇 抵达 更迭 戈壁 卓越 烹调

  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1、一连几天,圣迭戈军港洋溢着欢乐友好的气氛。

  洋溢: 圣迭戈港到处充满着、弥漫着、显露着欢乐友好的气氛。

  2、 他抚摸着锃亮的军舰,热泪盈眶地对中国水兵说:“在美国看到了这么好的中国军舰,真是扬眉吐气呀!”

  扬眉吐气: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句中指侨胞从此在美国可以充满自信、充满自豪地生活了。

  三、给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任选两小题)

  1、(不仅)植物知道时间,动物(也 )有这种本领。

  2、动物(除了)惊人的耐性和毅力(之外),认路的本领(也)确实令人诧异。

  3、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他(虽然)家境贫困,(但是)很有骨气。

  四、理解句子,体会感情。

  这是无法用海里来计算的友谊的航程。

  大海再宽广也有尽头,可以用平方公里计算;航程再遥远也有终点,可以用海里计算;但中国人民的友谊是刻骨铭心的,是天长地久的,是震撼心灵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是无法计算的。

  五、读写结合,课后练笔。

  要求: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选题:大扫除、运动会、节目汇演……

五年级上册语文《友谊的航程》教案(鄂教版).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ib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