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真题: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梳理

副标题: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梳理

时间:2021-11-25 18:45:3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调生# 导语】公共基础知识涉及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科技、行政、公文写作、时事政治等,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有效的备考,下面©文档大全网为您精心整理了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梳理,欢迎大家的关注。
63.jpg

【篇一】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梳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具有客观性,其本身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念重建或再现;另外认识还具有主体性,即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月是故乡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节认识的辩证过程即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在事业单位、基层等考试中理解与识记相结合。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主要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别有哪些形式以及相互关系。

  感性认识指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比如可见光线通过人的眼睛转化为神经过程,产生视觉;一定的声波作用于人的耳朵,引起神经兴奋,产生听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已经显示出事物的主要外部特征以及现象的各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比如对一颗苹果各种属性的反映。

  表象是曾经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比如*看完电影,给别人分享观影感受。

  理性认识是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即下定义;判断是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区分、识别;推理是从合乎逻辑的已知推出未知。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要受到理性认识的指导,尤其在概念、判断方面的指导。理性认识又以丰富的感性材料的为基础,并对其加工概括。

  第二次飞跃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要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篇二】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梳理: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十七大写入党章,十八大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本节考察内容多为概念性,可以找到关键核心词帮助记忆。

  科学发展观围绕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核心观点:第一要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五位一体)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即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粗放型是指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集约型是指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目前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各方面体制机制不健全。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促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

  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二为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是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是对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更具有实践导向。

【篇三】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梳理:世界的普遍联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有两大特征,即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其第一个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

  首先,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内涵特别丰富,既包括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包括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简单来说,联系在事物内部和外部之间都普遍存在。如,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角色,处理上下级、同学、朋友等关系,人身体内部各器官之间彼此影响、彼此作用整个人才能正常生存。

  其次,联系的特征。1.普遍性。从联系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出联系的这个特征。即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和周围事物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但是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这是在考试中经常出题,也经常出错的地方,希望大家仔细区分。2.客观性。也就是说,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任意的创造、改变联系。考试中经常出题。如,一单位有个奇葩招聘,不招属虎的员工,因为和老板的属相相冲,问对这个事例理解正确的是。其实,这个题目考察的是认为将属相和命名创造联系,属于违反联系客观性的做法。3.条件性。任何联系都是一定条件之下的联系。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正是因为失火才使得城门和池鱼之间建构起联系。4.多样性。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概念中提到的人需要处理不同关系,扮演不同角色。5.系统性。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色功能的系统。如水循环、食物链等。

  再次,由联系的最后一个特征可以得出一对辩证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离不开部分,二者相互依赖。如完整的人由四肢五官组成,缺一不可。2.整体起决定作用。如人如何说话、走路,由整体发出指令。3.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如木桶效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4.有机结合、系统优化后,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新功能。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最后,由世界的普遍联系可以得出一个方法论意义:用联系观看问题、办事情。具体来说,有大局观,从大处着眼,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处理好局部,从小处着手,如马蹄铁的故事。

2020年四川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政治知识梳理.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05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