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

时间:2023-09-07 14:04: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三#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文档大全网搜集的《九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九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 篇一


  【课堂同步】

  1.chèwǎngyōuzhì

  2.泠泠淙淙朗姿雀己循

  3.闲暇遐想拨弄拔河迥异目光炯炯辨别争辩。

  4.诞生成长繁衍死亡倾听分辨。

  5.柔曼如提琴者石缝间漏下的滴泉万道细流汇于空谷激流直下陡壁。

  6.不好。“听泉”可以让人们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品味泉之美,显得空灵。再说在雨意尚未尽消,对溪流看不分明的时候,作者倾向于以听觉去把握更显自然。“品泉”二字太空泛,且有歧义。

  7.泉的踪影不可捉摸,显出的“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似乎与调皮的爱女有着相通之处。这样,由爱女而爱泉,由一般的品赏、出于好奇心的探究而萌发的爱意转入用听觉去领略和感受泉声,就显得很自然了。

  8.鼎湖山原本是古老的,然泉声的清朗,如“孩子如铃的笑语”,使鼎湖山焕发出青春的气息,处处透露出“一股童稚的生气”。作者感情进一步深化,隐隐点出山泉是鼎湖山年轻的源泉,是鼎湖山之魂。

  9.作者看到楹联引起共鸣,觉得它道出了自己的感受,所以“点头会意”。“到此已无尘半点”正如作者感觉到的“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上来更有碧千寻”却是“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既用楹联精练地表达出白己的情感,同时又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0.(提示)①句“湿”“推”写尽了鼎湖山的“浓碧”,树木鲜绿欲滴,绿意浓厚,且有层次感,越往高处,绿意越浓。②③句用“贮蓄”“沉淀”等词形象地写出了水藻、湖水绿之深、之浓,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

  11.“怅惘”的含义:陶醉、迷惘。因为作者感受到“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他为此情景而陶醉。不见泉影,只闻泉声,欲寻泉踪,故有迷惘之感。(释义只要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12.“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作者用“孩子如铃的笑语”形容泉声,展现出泉声轻快、清脆、清亮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泉声的喜爱之情。

  【课外拓展】

  13.山美在“突兀嶙峋的峭壁”“万丈悬崖”;泉美在“在石壁后、溪涧里哗响”“奔腾不息”;林美在“密密的林间”;雾美在“飘忽不定”“霏霏雨雾”。

  14.在大自然的伟大力量面前,作者感到自己形象的渺小、生命的短暂、知识的浅薄、力量的微弱……这样写反衬出瀑布从高山之巅一跃而下的力量和魅力。

  15.题目略

  (1)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把石阶拟作向导,“默默”“执拗”突出向导的性格特点,侧面表现出游人迟疑、胆怙的心态。(意对即可)

  (2)人生中有失去与拥有、失败与成功、堕落与悔悟、过错与修正……许许多多的人生道理是人在低谷中领悟到的,而后人们才开始懂得珍惜、懂得追求。(意对即可)

  16.到三叠泉是一路往下走的。因为可以以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庐山的真面目。

2.九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 篇二


  水的净化答案

  一、选择题

  1B6C

  2D7D

  3D8B

  4D9C

  5A10D

  二、填空题

  11、(1)泥沙等不溶性杂质

  (2)吸附、沉降杂质

  (3)水中不溶性杂质

  (4)色素和异味

  (5)不是,蒸馏

  三、简答题

  12、(1)过滤

  (2)活性炭吸附

  (3)节约用水

  13、(1)水结冰,分子间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2)肥皂水,煮沸

  (3)饼干放在空气中会变软

  (4)过滤

  四、实验题

  14、(1)吸附、沉降杂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2)杂质太多,阻碍液体顺利流出

  (3)滤纸损坏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4)他的说法不对,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仍然有可溶性杂质,蒸馏

  15、0.97t

3.九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 篇三


  【相似多边形答案】

  1、21

  2、1.2,14.4

  3、C

  4、A

  5、CD=3,AB=6,B′C′=3,

  ∠B=70°,∠D′=118°

  6、(1)AB=32,CD=33;

  (2)88°.

  7、不相似,设新矩形的长、宽分别为a+2x,b+2x,

  (1)a+2xa-b+2xb=2(b-a)xab,

  ∵a>b,x>0,

  ∴a+2xa≠b+2xb;

  (2)a+2xb-b+2xa=(a-b)(a+b+2x)ab≠0,

  ∴a+2xb≠b+2xa,

  由(1)(2)可知,这两个矩形的边长对应不成比例,所以这两个矩形不相似.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1课时答案】

  1、DE∶EC,基本事实9

  2、AE=5,基本事实9的推论

  3、A

  4、A

  5、5/2,5/3

  6、1:2

  7、AO/AD=2(n+1)+1,

  理由是:

  ∵AE/AC=1n+1,设AE=x,则AC=(n+1)x,EC=nx,过D作DF∥BE交AC于点F,

  ∵D为BC的中点,

  ∴EF=FC,

  ∴EF=nx/2.

  ∵△AOE∽△ADF,

  ∴AO/AD=AE/AF=2n+2=2(n+1)+1.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2课时答案】

  1、∠ADC=∠ACB或∠ACD=∠B

  2、∠C=∠E或∠B=∠D

  3-5BCC

  6、△ABC∽△AFG.

  7、△ADE∽△ABC,△ADE∽△CBD,△CBD∽△ABC.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3课时答案】

  1、AC/2AB

  2、4

  3、C

  4、D

  5、23.

  6、∵AD/QC=2,DQ/CP=2,∠D=∠C,

  ∴△ADQ∽△QCP.

  7、两对,

  ∵∠BAC=∠BDC,∠AOB=∠DOC,

  ∴△AOB∽△DOC,

  ∴AO/BO=DO/CO,

  ∵∠AOD=∠BOC,

  ∴△AOD∽△BOC.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4课时答案】

  1、当AE=3时,DE=6;

  当AE=16/3时,DE=8.

  2-4BBA

  5、△AED∽△CBD,

  ∵∠A=∠C,AE/CB=1/2,AD/CD=1/2.

  6、∵△ADE∽△ABC,

  ∴∠DAE=∠BAC,

  ∴∠DAB=∠EAC,

  ∵AD/AB=AE/AC,

  ∴△ADB∽△AEC.

  7、△ABC∽△ADE,△AEF∽△BCF,△ABD∽△ACE,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第5课时答案】

  1、5m

  2、C

  3、B

  4、1.5m

  5、连接D₁D并延长交AB于点G,

  ∵△BGD∽△DMF,

  ∴BG/DM=GD/MF;

  ∵△BGD₁∽△D₁NF₁,

  ∴BG/D₁N=GD₁/NF₁.

  设BG=x,GD=y,

  则x/1.5=y/2,x/1.5=y+83.x=12

  y=16,AB=BG+GA=12+3=15(m).

  6、12.05m.

4.九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 篇四


  【分子和原子】

  一、选择题

  1B6D

  2C7B

  3B8B

  4C9A

  5A10C

  二、填空题

  1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很小,运动的,间隔,相同,不同;

  12、分子,液态,气态,水分子;

  分子,化学,分子,分子;

  分子,水分子,氧分子,化学性质;

  13、分子,原子,氧分子,汞原子;

  14、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和氧原子,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15、原子,原子

  三、解答题

  16、(1)相同,因为都是氧气分子构成;

  (2)酒精挥发:宏观:液态变气态,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酒精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宏观: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CO2和H2O;

  微观:酒精分子被破坏,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

  17、(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

  (3)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分子;

  18、(1)糖逐渐溶解,糖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

  (2)低,分子间有间隔;

  (3)混合物水分子和蔗糖分子;

  (4)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19、解:20个氨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20×3=60

  氢分子的数目为:

  60÷2=30个

  答:20个氨分子和30个氢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5.九年级第一学期练习册答案 篇五


  内能

  基础知识

  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能力提升

  7、D

  8、D

  9、D

  10、B

  11、B

  探索研究

  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由于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71W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