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课本: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围魏救赵》

副标题: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围魏救赵》

时间:2024-09-08 02:0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件# 导语】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文档大全网整理分享的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围魏救赵》,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一、感知课题

  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4.分小组分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5.读完全文,结合课后2题理清脉络。

  6.指导生字书写。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1部分

  1.读一读,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队怎么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3.为什么在这种状况下,齐王还要去救赵国?(适当地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

  4.读课文。

  第2部分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课后句子,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3.读孙膑的话,从中你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第3部分

  1.孙膑是怎样安排的?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文,魏军的心里有哪些变化?

  3.从孙膑的安排中你体会到什么?

  第4部分

  1.事情的结果怎样?读最后一部分。

  2.为什么孙膑要选择桂陵这个地方与魏军交战?

  3.魏军当时是什么状况?

  4.读最后一部分,你想对孙膑说什么?

  四、讲述故事,拓展升华

  1.读全文,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在全班讲故事,交流评议。

  4.拓展推荐: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如《弦高犒师》《宰相甘罗》等。☆军事家孙膑

  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孙膑是中国历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膑在战术上因势利导,制造假象,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减灶示敌等谋略使敌产生错误判断而自动就范,在中国战争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其创造的“围魏救赵”的战法,为历代兵家所借鉴。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与庞涓

  孙膑与庞涓本是要好的师兄弟,都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兵法。庞涓求取功名富贵心切,学业未成,就投靠到魏国当了将军。孙膑继续求学,深得孙子兵法的精要,后被庞涓“邀请”到了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陷害孙膑,还假意关心他。孙膑遭陷被剔除了膝盖骨变成了残废,还为庞涓背写孙子兵法以答谢庞涓救命之恩。后来孙膑得知*,后悔莫及,焚烧了兵书,并装疯麻痹庞涓。后来,孙膑被人救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迫使庞涓大败,*身亡,从而报仇雪恨。

 

篇二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体现魏*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

  (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

  (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负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谋妙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

  四、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

  4.故事交流会:讲一讲课前搜集的其他有关孙膑的故事。

  五、自主积累,书写生字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积累。

  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附:板书设计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围魏救赵》.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ED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