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重点-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第二十三单元便秘

副标题: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第二十三单元便秘

时间:2023-10-30 08:22:0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细目一:概述


  一、便秘的概念及源流


  1.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2.便秘的源流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二、便秘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便秘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外因:感受外邪。


  二、寒、热、虚、实便秘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气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 。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


  细目三:辨证论治


  一、便秘的辨证要点


  便秘辨证当分虚实,实者当辨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二、便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实秘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


  三、热秘、气秘、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冷秘各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热秘


  主症: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


  2.气秘


  主症: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 ,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


  3.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痛,手足不温 ,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


  常用药:附子、大黄、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肉苁蓉、乌药。


  4.虚秘


  (1)气虚秘


  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麻仁、白蜜、陈皮。


  (2)血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 ,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 ,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代表方:润肠丸加减。


  常用药: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


  (3)阴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


  治法:滋阴通便。


  代表方:增液汤加减。


  常用药:玄参、麦冬、生地、当归、石斛、沙参。


  (4)阳虚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 ,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代表方:济川煎加减。


  常用药:肉苁蓉、牛膝、当归、升麻、泽泻、枳壳。


  四、常见证候治疗加减变化


  热秘津液已伤,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 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可用青麟丸 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


  血虚秘,若阴血已复,便仍干燥,可用五仁丸 润滑肠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电脑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第二十三单元便秘.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Zk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