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今年司法社工试点区的浦东,专业社工所占比例不到1%;另一方面却是复旦22名社工专业毕业生仅2人从事社工行业,今年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下降达4成。上海的专业社工正面临着一边严重短缺,一边却在严重流失的惊人现状。人才流失速度加快据悉,目前上海开设社工专业的高校不超过9家,其中人才比较集中的分别是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今年四所高校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大概有150人,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呢?据复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小乐(化名)介绍,班里有22名学生,但真正从事社工行业的只有2人,从事相关行业的有3人,他们的工资都在2000元以内。因为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点,决意深造的7人中有4人出国,3人转考社会学专业。同时,据上海市社工协会秘书处透露,今年上海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为3670人,比去年的5586人减少了近4成。而去年通过上海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的只有1462人,考试合格率仅为19%。据社区发展研究会透露,目前上海在岗社工的专业水平并不理想。浦东区为今年司法社工试点区,但其社工多由司法系统转岗或社会招聘而来,真正社会专业出身的所占比重不到1%。社会资助明显不够据了解,目前上海的社会工作者大量存在于民间组织当中。这些组织的生存主要靠政府购买服务。按照购买合同,政府以每个社工每年4万元的标准支付社团购买服务费。“仅仅靠政府购买服务还远远不够,也不合理。”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总干事、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社工处处长周建军解释道,社团要自主运作,除政府关注外,还需要社会各方民资民力的支持。在香港,社工的费用由政府和社会各方按3比2的比例支付,但在国内,这些费用几乎全由政府承担。而提起民间社工组织的生存状况,乐群社工服务社负责人申利民女士用“困难重重”来形容。“我们现在力量薄弱,资金完全靠为政府做项目来获得,项目也不能保证数量,因此在没活干的时候,不得不‘开’掉一些社工。” 社工有待社会认同今年7月1日社工国家职业标准颁布,我国“社会工作者”的执业地位被正式确立。但市社区发展研究会姬中宪副秘书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对社工这一职业并未完全认同。姬秘书长进一步解释了毕业生就业不对口在所难免,但社工专业表现尤为明显。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个现象,一些可以提供岗位的单位却没有意识到社工的重要性;而另外一些单位意识到了社工的作用却没有相应的岗位提供。这样势必导致大量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无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顾东辉博士指出,社工的专业性较强,在国外被看作与医生、律师并列的专业性职业。但在国内,这种专业意识显然要弱得多。针对目前上海社工存在的权利义务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相关人士指出,要获得社会的认同,社工自身专业化的建设十分重要。顾东辉博士表示,11月16日,社会发展与工作政策学院在复旦成立,本月底,复旦拟成立社会工作与行政系,以进一步加强社工专业化建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05621b23b3567ec112d8a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