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 刘湛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刚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梳理,看来啊,四季的雨各有各的特点和神韵,这四季的雨景哟,老师最喜欢春雨啦,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一下春雨图! 二、朗读第二段,春雨图 1. 自由读 2. 集体读 3. 个别读 三、赏析第二段,春雨图 1. 听老师泛读,思考: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是从那几个角度来细致入微的刻画春雨的特点的呢? 〔明确〕 美丽、娇媚 颜色和神态 一场春雨滋润后,整个大自然都从睡眠中苏醒过来。我们将五官都调动起来,能看到树木“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听到小草生长的沙沙声,嗅到空气中芳甜的气味。置身其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太美了!而这一切都是这一场春雨的功劳啊!把春雨写得亲切可爱,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颜色和神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的美丽、娇媚的特点。 2. 春雨图中都描绘了哪些景物呢? 〔明确〕 树、水珠子、小草、空气 3. 你觉得哪种景物最美,美在哪儿?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重点字词、修辞手法。(小组讨论)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明确〕 (提醒想象画面)拟人手法,把树写活了,写出了树刚从严冬中苏醒的样子。比喻,将“叶子”比作波浪,写出了新生叶子长势之茂盛,充满活力。 ①(对比)每一棵树都睁开眼睛,去掉“特别明亮”好不好? 〔明确〕 “特别明亮”则让人感受到了树干开始变青、树叶萌芽的鲜活的生机和勃勃的生命力。 ②(对比)而新生的叶子,绿绿的。 〔明确〕 原句运用比喻修辞,将“叶子”比作波浪,写出了新生叶子长势之茂盛,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改过之后,没有生机感。 总结: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整棵树以及她的每一个部分拟人化、形象化,使之整体富有人的形态;把树写活了,生动形象写出了树刚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青黄、嫩叶萌芽的生机和活力。在春雨的滋润下,大树开始重获生命,树枝开始变得柔软,也反映了春 1 雨的温柔。 (2)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明确〕 比喻和拟人手法,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同时也点出了水珠的娇媚,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以及降临时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3)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明确〕 (提醒想象声音)比喻手法,生动的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迫不及待想要钻出土面萌芽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将草复苏、萌芽、生长的声音传递给读者,使小草充满动态感,充满生机,侧面反映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此外,也能感受到作者细心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4)呼吸变得顺畅,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明确〕 (提醒想象味道)无色无味的空气仿佛有甜味呢,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好的雨后春景图! 4. 对比朱自清在《春》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对春雨的直接描写,作者刘湛秋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你觉得好么? 〔明确〕 经过春雨洗礼的万物,充满了朝气、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生机盎然。这样写,能够侧面反映春雨的作用之大以及春雨温柔、美丽的特点。 四、拓展练习 关于“春雨”的诗句有很多,你能想出来哪些?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课堂小结 在春雨图中,作者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来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春雨的温柔和娇媚,给了我们以美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49fbbd2b8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