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好请坐。 现在呢,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出示风景图),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 生:山,水,树…… 师: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 生1:翠绿的树,清澈的水。 生2:树很绿,水很清,很有大自然的气息。 生3:水清澈如镜。 师:说得好,老师觉得如果能多运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描绘得更具体些,那就更好了。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 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些优秀的诗句真实不胜枚举,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今天我们要走近这篇文章,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更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像诗,会是一篇什么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答谢中书书》。 二、标题解释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个标题的两个书是连在一起的,这个标题怎么读呢?应该如何划分节奏? 同学们尝试自己划分节奏,一会儿请同学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好,谁愿意尝试一下? 很好,这位同学,你来说。你觉得是“答 谢中书 书”,因为“答”回复的意思,“谢中书”是谢征,是个人名,“中书”是官职,“书”是书信的意思。就是回复谢征的书信。 这位同学回答的对不对?很棒,回答的又快又准确,看来课前认真预习课文了。请坐。 三、朗读课文 刚才老师说这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那这到底是一幅什么画,一首什么诗呢,想必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文章的内容了吧。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把不懂的字词读音圈出来,待会儿听录音示范朗读。好,开始。 好,我们听录音示范朗读,把不懂得节奏划分出来,不会的字音标注出来。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未复”就是“复未”,再也没有。“与”动词,参与,欣赏。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四、赏析语句 这篇短文这么美,并且第一句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称赞的。那么他到底美在何处了呢?那到底这么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哪些美呢? 老师先来举个例子。 1 例:“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一次小导游,来带领别人欣赏这片美景。给大家10分钟时间,可以小组讨论,待会儿找小组代表来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开始。 好,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有哪个小组先来分享? 好,第一小组,你们来, 生1:缤纷的色彩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写出了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辉相应,颜色绚丽多样,非常美。“青林翠竹,四时具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颜色也很多样,很美。 老师想问一下,“翠竹”这个翠字,除了颜色美,还有什么美?能不能发挥想象想象一下。竹子非常坚硬,熊猫吃竹子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很清脆,所以,“翠”也有“脆”的含义。同时为什么不说绿竹,而说“翠竹”呢?对,翠的读音比绿更响亮。所以,也有声音之美和味道之美。 生2:晨昏变化之美。“晓……夕……”前一句写的热烈欢快的早晨的景象,后一句写的是清幽宁静的日落之景。早晚晨昏景色变化,给人展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好,老师问一下,“竞跃”怎么理解,竞相跳跃,“竞”竞争、比赛、竞相,鱼儿在比赛着跳跃。很好,拟人的修辞,所以还有“修辞之美。”对这一句的理解还有没有补充? 生3:动静结合之美。早上的薄雾和傍晚的落日是静态描写,鸣叫的猿鸟和竞相跳跃的游鱼是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之美,除了这一句还有没有别的地方也体现了动静结合之美? 生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大的山峰是静态描写,清澈的流水是动态描写。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多好啊,他们把我们带进了这片秀美的山川景色中,仿佛我们也成了其中的一名游客,大家说,他们这份小导游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啊? 生:好!(鼓掌) 师: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其实承载着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好的世界,他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1:自豪之感。因为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这种美景,而作者自己就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可见他的自豪之感。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他完全理解了作者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意思。还有吗? 生2:热爱大自然。 生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用诗一样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大好风光,这里有着无处不在的美,这里无处不在的流露着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由衷赞叹和热爱,而作者的自豪之感也溢于言表。(出示课件) 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 与古今知音比肩的得意自豪之感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相配之美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4fbcd0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