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晨读提升训练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课内知识回顾——解释加点词语,最后一行点明特殊句式。 居则曰( ) 不吾知也( ) 如或知尔 ( ) ....摄乎大国之间( ) 由也为之( ) 比及三年( ) ...且知方也 ( ) 夫子哂之( )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非曰能之,愿学焉( ) 宗庙之事,如会同 ( ) 鼓瑟希( ) ...舍瑟而作 ( ) 何伤乎?(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 ) 吾与点也 ( ) 三子者出,曾皙后( ) ...因之以饥馑( ) 不吾知也( ) 异乎三子者之撰 ( ) ....二、默写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诸侯祭祀、朝见天子之事,他说:“ , 。” 3.曾皙描绘了在大自然里沐浴、吹风,一路酣歌而还的美丽动人的形象: , , 。 三、课外阅读。 材料一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 材料二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注]反坫(dian):厅堂上用以放置器物的土台 1.两则材料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 和 。 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孔子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管仲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四、语言运用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溃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丙]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 ),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 第 1 页 共 2 页 宵是否依旧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下,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丁]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扪参历井,沿羊肠逶迤蜀道而上 B.春江花月,伫立如霜的江沙之上 C.携壶老酒,翘首九月初三的夜空 D.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 四、素材积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适用的写作角度 角度一:理想、愿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主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文章的中心是论志。论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谈理想。曾皙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没有理想就不可能成功,而如果仅仅想一想却不去行动,那还不如没有的好,没有理想的人,他至少可以做到不花心思不去劳神费力,而有理想不行动的人,总是会去各种幻想中的计划,只是永远是空的,所以永远空生羡慕。 角度二:教育的目的 教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孔子四个弟子各言其志,子路志在“带兵”,冉有志在“富民”,公西华志在“小相”,曾皙志在“礼乐” ——在孔子面前,他的学生都发现了自己。 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刻着“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也是如此。 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都在寻找自己的个性和长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是我们终其一生的目标,而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标。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57bd84a21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