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合欢树》,感悟质朴母爱 史铁生先生带着他的《合欢树》悄然走入语文版八年级教材已两年有余了。再次读至《合欢树》一文时,又不禁掩卷而思: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那个在轮椅上坐了十余年的中年史铁生双手熟练地杵着轱辘,停靠在巷口旁。目光若有所思地投向熟悉的小院,合欢树那弯弯曲曲的树干支撑起一顶绿茸茸大草帽,草帽上柔嫩的叶片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这篇课文语言朴实,以明显的时间为序,回忆了作者与母亲生活的一些片段:10岁那年史铁生作文获得了第一名,青年时期的母亲童心童趣跃然纸上——居然不服;20岁那年史铁生双腿残疾,母亲为他治疗双腿劳累奔波,终究无果而终;30岁了,史铁生在写作上小有成就,可是母亲却永久离我而去。而“合欢树” 是母亲生前种下的,在母与子全心全意与病魔斗争过程中,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在母亲的逝世后进入我们的视野。无疑,在作者眼里,合欢树是上天对他思念母亲的安慰,是母爱的另一种象征。 《合欢树》涓涓细流般的质朴母爱,不经意间温暖着我们内心深处:“慈祥的面容,轻盈的脚步,天天围着轮椅转。吃过很多苦流过很多泪,寻偏方问百计,却不曾放弃。”这是史妈妈一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呢?”面对无精打采的青年史铁生,史妈妈柔和的1 目光里始终透着刚毅,柔弱的语气始终坚持这种信念:积极治疗!用青年史铁生的话来说“有多少次希望就有多少次失望”而在史妈妈心中硬是要把它变成“有多少次失望之后就会重生多少次希望”!作为母亲,这内心是何等的强大,何等的坚定,何等的执著!或许在许许多多个漫漫长夜里,在儿子熟睡后,她愁眉不展,甚至低声抽泣,无法入眠,把作为女性最柔弱最无助的一面展现在茫茫夜幕中。作为母亲,她付出太多太多,牺牲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追求的事业、生活和爱情。年仅49岁的母亲为了治愈儿子残疾的双腿在耗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光焰之后,带着永远的遗憾和担忧,不愿而又不得不撒手…… 文章到了最后还有一个温暖的情节,史铁生再度回到曾经居住的小院,曾经的合欢树已经枝叶繁茂。邻居们待他如儿时一样亲近。这份情谊,不是来自对功高权重者的趋炎附势,而是来自普通百姓们真挚情感。那棵承载着母亲对生活的希望的合欢树在新的邻居中慢慢长大,孩们儿在树下慢慢长大,也许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栽树的人与这个小院的过往,但是史铁生母亲的生命便在这树上延续着,它永远庇佑着这小院,永远以自己全部的精力去爱着儿子…… 同时,我们在读文章时,不能也不该用责备的眼神去审视青年时期的史铁生,因为那是一个活泼乱跳大小伙子突然间面对无法行走的现状,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都是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60b24ea5c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