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格 式 为 Word 版,下 载 可 任 意 编 辑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17.古诗三首》教学实录 人传诵。传到了明朝时,有一个读书人读出了一些问题。(播放幻灯片)他说,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生笑)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段话是文言,你们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辨析词义,体会诗境 师:同学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我们读了这首诗(《江南春》)。你从这首诗里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我看到了黄莺。 生:我看到了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生:我看到了靠山而建的城。 生: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亭台楼阁在风雨中。 生:我看到了佛教寺院。 生:我还看到了雨。 生:如果没猜错的话,第二句中的“村”应该是村庄。 (教师依次板书景物。) 生:我看到了一个连起来的画面,水面上有许多许多楼台,立在烟雨中,景色很美。 生:我看到了有一棵大树,上面有好多黄莺在歌唱,好多鲜花衬托着绿叶。 师:色彩多么鲜艳。黄莺在歌唱,还有很多鲜花,还有树木。一首小诗居然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景物!这就是一首好诗,千百年来一直被 生:我觉得“千里莺啼谁能听得”指的是千里之外的黄莺鸣叫谁能听得到,那么远?我们又不是顺风耳(众笑),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离得那么远的桃花还有柳树,谁能看得到啊? 师:那这个读书人觉得应怎么改呢? 生:就把它改到“十里”,就差不多能看得见了,也能听得见。 师:你觉得“千里”和“十里”哪一个好? 生:“千里”好,我觉得这个“千里”是指整个“千里”都有鸟在叫,有柳树发芽桃花开放。如果改成“十里”的话,就感觉范围很小,不怎么美了。 师:你是从美的角度去体会的。 生:如果改成“十里”的话,读起来也不怎么顺。 师:对对对,非常好!“千”是一个平声字,读起来很舒展,感觉很远,地方很大。“十”,在古代是个仄声字,读上去很局促。 生:南朝有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个寺,地方肯定很大,肯定能占据一千里。(众笑) 师:你把两句诗里面的数量词合在一起理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我认为“千里”其实是一个虚数,它表示看上去很远。而“十第 1 页 共 3 页 本 文 格 式 为 Word 版,下 载 可 任 意 编 辑 里”呢,就非常确切,让人读起来感觉不到美,也少了那么点意思。 师:厉害,孩子们多聪明啊。是的,在古诗里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在这首诗中,诗人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鸣叫。在整个江南,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声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啊!那么诗中写出了听觉,还有什么? 生:视觉。 生:幻觉。(众笑) 师:有的,肯定有的。 生:感觉。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看。读出那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齐读,教师伴读。) 师: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地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的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和他一起来想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很多寺庙,还有很多楼台在春雨中若隐若现,感觉很漂亮。 师:真美啊。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蒙蒙细雨的沙沙声,还有黄莺的叫声。 师:哦,和前面一句联系起来了。你闻到什么吗? 生:我闻到了寺庙旁边的花香。 生:我闻到了下雨时空气的清新。 生:我闻到了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师:我们一起来读,注意带着自己的感觉。 (学生读诗句。) 师:真的是四百八十四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 生:不是。这是一个虚数。 师:对!这也是一个虚数,告诉我们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读出佛寺的多,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 (学生读诗句。) 师:让我们再一次和着音乐一起完整地读这首诗。 (学生完整朗读,关键词句教师伴读。) 赏析: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说词语到说句子、说画面。在叙述的过程中学生内化教师提供的信息,体会诗意并表达出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明白古诗是古人将所见之景描述下来,古今的情感是一致的。另外,教师设置了情境,引导学生辨析词义。在情境中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如地从不同角度体味“千里”的妙处。教师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因此,材料的巧妙组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7ea14c6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