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记得我第一轮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有一天满怀疑惑,但却很认真的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学数学除了考试和做题,没什么用呀?”这个问题恐怕是绝大多数学生曾经疑惑过的问题。作为教师,那个问题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用来做什么? 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课?也许最简单的一个理由就是“有用”。而目前中学数学教育过多的注重了数学的训练价值,是学生有了良好的运算,推理基础。但在日常的教学中却看不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或因厌倦枯燥的题型训练,是我们很多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于是数学学习。对许多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沉闷的,没趣的,被动的事情。这个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为了打破这种学习的闷局,给无奈的学生们带来一些学习的乐趣,从学以致用的角度,重新让他们审视数学。 一、现状及问题提出 长久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强调定义的解释,定理的证明和命题的解法,却忽略了从生活经验去理解数学的需要,甚至于有些老师给学生灌输的“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升学的需要”这种单一的思想,学生产生疑惑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修养,恐怕不能单单地强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范围上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加留心,就能发现我们既可以用数学方法去理解周围的很多事物,更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去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得数学知识得以注入生活的生命气息。因此。生活中的公民意识如何融入数学的课程中,也是我们工作在教书育人一线的中学教师所应思考的问题。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育,数学知识的建构和知识的应用实践,在教学中常常是相对独立的。所谓的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常常是干巴巴的几道应用题,所选题材常常让中学生感觉数学距生活依然遥远。且不说这种“应用题”的教学模式如何,但这种集中式的应用题教学,缺少了渗透数学知识于日常生活中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然在培养数学修养方面也就少有建树了。所以中考中应用题的解答统计分析中,由于缺少对生活常识的理解和“用”数学的思想,是很多考生连题意都根本无法理解的一个深刻的原因,这也是目前初中数学教育中值得反思的地方。 二、让数学走进生活 1 树立“用”数学的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的严士健教授认为,“无论学生是从大学进入社会,还是从中学进入社会,或者是从职业高中进入社会,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他能想到运用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0bf75e3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