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

时间:2023-02-07 12:3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把交往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实录:

吃点心的环节开始了,孩子们纷纷开始做起自己的事情。有的去擦毛巾,有的挂衣服,有的在上厕所,而动作稍快的孩子已经做好所有的事情,准备洗手了。

此时,缘缘皱着眉头走过来跟我说:“老师,刚才晨晨说我是笨蛋。

正巧晨晨也洗完手,看见后马上对着我说:“说说又没关系的喽,我妈妈也经常这样说我的。

缘缘转过身,有点生气地跟晨晨说:“那我不喜欢你这样说呀,老师说过的,难听的话不能说的,你还说。

“你说好不告诉老师的,怎么告诉老师啦,哼,不跟你玩了”,晨晨也开始生气了。 情况分析:

孩子们进入大班后变得会说话了,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尤其是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会用语言甚至是肢体动作捍卫自己的权利,比如说案例中的缘缘,她在小中班的时候是一个十分内向、胆小,话又少的孩子,但是大班后发现她在语言表达的能力上有了飞跃,她能把自己内在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当她听到有人说她是“笨蛋”的时候,她会在第一时间保护自己的利益——“报告老师”

晨晨这个孩子在交往的能力上比较强,他今天和缘缘在语言上发生冲突后,主动和缘缘约定好两个人说过就算了,不能汇报老师,因此,当他发现缘缘不遵守承诺时会表现出生气的情绪来。

其实,两个孩子身上投射出我们班孩子的一个普遍经验水平:能交往但缺乏交往的技能,能解决矛盾但不能完全解决,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会有很多孩子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向我们三位老师“告状”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我们现阶段抓的一个重点,怎样让孩子更好的与同伴交往正是我们思考的一个方向。 措施与实效: 1、制定公约,减少矛盾

我觉得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交往的方法,共同制定一些规则,起到约束的作用。 在墙面上让孩子将他们讨论的内容用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做为班级公约,人人遵守,减少不必要的矛盾。比如说:不要说伤害别人的话;说一些令人开心的话;不想说话时可以不说等等。 2、多种途径,学习方法

孩子们有想要交往的愿望,可是缺少一定的方法,因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故事、


动画、讨论、榜样作用等)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比如说:老师之间平时用有礼貌的话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染孩子;巧虎动画片中有许多交往的技能,例如:友好相处,轮流玩,对不起和没关系等;选择一些相关内容的故事,丰富孩子的经验。 3、语言引导,鼓励交往

孩子们从小班的时候已经建立起“有矛盾,找老师”的模式,因此,遇到一点小麻烦就都来寻求老师的帮助,小中班的时候由于孩子能力弱,我们老师可能都会做起“老娘舅”的角色,把孩子的麻烦全解决到,这也就造成了孩子不会与同伴沟通交往的局面。

我决定孩子自己的麻烦由孩子自己解决,用语言去引导孩子与同伴沟通,比如说很多孩子会告状“老师,XXX说我是XX,我们跟孩子说“你不应该告诉我,你应该把你的想法告诉XXX,让孩子明白他要沟通的对象是小伙伴,不是老师。慢慢地“告状”的小朋友少了,孩子之间的交往现象多了。 启示:

1、孩子有交往的主动权。

从案例中我的思考是:凡是孩子能自己解决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做。过程中的主体是孩子,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怎么沟通是他们的事情,只要他们的方法是相互认可的,那他们的交往就是成功的。 2、教师们三位一体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孩子们的发展离不开三位老师共同鼓励和引导,本学期中我们班三位老师始终保持着同一种意识,因此,孩子们在交往能力上有所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2a9234503d8ce2f0066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