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水平,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凑十法”,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牛奶图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孙老师想带一(2)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师:刚刚第一轮的题目你们怎么算这么快呢?那右边都是几加几呢?其实只要掌握了计算方法,我们也同样能算得又对又快。 2、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有一场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实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摆出饮料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13盒。 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能够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9+6)用凑十法 6、练一练。师:那么9+5等于多少呢?请你跟着老师一样,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幻灯片) (学生摆。) 师:请你移一移,捆一捆,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让一个学生到白板上展示,移小棒,画成一捆,并填写分的过程) 师:为什么你要把5分成1和4呢?5不是还能够分成其他的数? 生:因为1能够和9凑成10,再算就很方便了。分成其他的数就不能凑成10 了。 师:再摆一摆9+7。刚刚我们算的这几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9加几的。 生: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都是先变成10 ,再加上一个数的) 师:你学会算了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2、3。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练习90页1、3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306112d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