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时间:2022-11-24 03:1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李白呢?

李白(701年-762年)[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师:唐朝除了李白还有很多有名的诗人,例如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我们所学的《春晓》就是他写的。今天老师再给大家讲一讲关于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故事。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话,一起来了解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故事。

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他听说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图片指出名楼。 二、内容 1.听音频朗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千古名诗,先听一段朗诵,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这首诗朗诵的节奏。 2.请同学读全诗

师:谁愿意来读读这首千古名诗?(四个同学) 3.自由读课题

师:齐读诗题,然后告诉老师从诗题里你知道了什么? 谁在哪做了什么?(指出广陵是扬州,之,到) 4.板书诗题

师:孟、浩、陵。大家要注意孟浩然的浩和右边是个告诉的告,上面不要出头。和陵

。广陵的陵是鲍尔旁的陵,不是两点水的凌,两点水的是冰凌的凌,凌厉的凌。 5.讲解一二句

画长江,问哪个同学能帮我找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对了吗?为什么黄鹤楼在这儿呢?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故人要辞别西边的黄鹤楼,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从哪知道的?生:注释(老朋友)在这指谁?(孟浩然) 烟花三月又是什么意思?(三月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再读读这两句诗。

谁能完整的给我们讲讲这两句诗的意思?(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播放江南春图。你们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刚刚送别

了友人)


6.讲解三四句

出示图片问在江面上你们看到了什么?(一只船)诗里是怎么形容这只船的,(孤帆)这就是载着孟浩然的孤帆,这只船越行越远,慢慢地只剩下了一个(影子)

最后消失在了碧蓝的(天空)下。

结合刚才的图片,谁来说说孤帆是什么意思?远影又说的是什么呢?尽是什么意思呢?那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孤帆的影子远去,最后消逝在碧空中)



请同学来读读孤帆远影碧空尽,诗人说孤帆,也就是长江上只有一只船,同学们觉得这么广阔的长江上真的只有一只船吗?

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

上。

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谁来再读读第三句,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4.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

哪个诗句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齐读。 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

那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



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

(配乐)老朋友乘舟渐行渐远,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女生来送送孟浩然,这是柔情的相送,男生也来送送孟浩然,这是豪情相送,让我们一起来送送孟浩然。



7.体会三四句的情感

李白面对着一江浩荡的春水,随口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假如你是岸边的李白,你的心情也像这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你会想起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话要对孟浩然倾诉呢?

谁能来给我们翻译一下整首诗的意思。(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齐读全诗,全诗抒发了什么情感。(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时的不舍和挽留之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9.我们还学过许多这样的送别诗,谁能来给我们背一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4d9a1d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