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伦理学视野下解读《一个小时的故事》

时间:2023-06-23 03:01: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tory of an Hou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Ethics



作者:胡爱华[1]

作者机构:[1]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南京211800 出版物刊名: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页码:86-90

年卷期:2019 2

主题词:《一个小时的故事》;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伦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伦理;接受伦理



摘要:文学理学批评作为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兴起的文学理论为文本阐释提供了更多空间。江守义在纽顿叙事伦理学基础上提出四分法:意图伦理、故事伦理、叙事伦理和接受伦理,认为分析叙事伦理是为了揭示意图伦理和叙述伦理,而读者对伦理内涵的把握也离不开接受伦理。文章从叙事伦理和接受伦理这两个层面讨论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籍此发掘其中所蕴藏的深层含义。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代表着当时主流伦理规范,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反映出马拉德夫人从遵从主流伦理规范,到说出违反伦理禁忌的话语,再到作出违反伦理秩序的决定的心路历程。读者对文本伦理内涵的把握同样也离不开叙事伦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帮助读者了解主流伦理规范,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帮助读者深入女主人公内心,进而管窥19世纪末美国女性走向独立自我意识之艰难过程。无论叙事伦理还是接受伦理,都给文学作品研究增加了新的伦理研究向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9512cff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