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霍尔论大众文化与传媒

时间:2022-05-02 09:24: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斯图亚特·霍尔论大众文化与传媒

[摘要]作为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声名很大程度上缘于其对大众文化与传媒的论述.霍尔坚持左翼马克思主义立场,试图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葛兰西的霸权思想来解释日常政治传媒实践。霍尔对大众文化的定义、编码/解码模式的创立,尤其是对媒体、政治和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从不同层面拓展了文化研究的理论空间。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大众文化;编码/解码;意识形态;文化政治学

伯明翰学派的核心成员安吉拉·麦克罗比(Angela Mcrobbie将霍尔的全部著作分为三个有代表性的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电视;20世纪80年代后期撒切尔主义的权威民粹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就霍尔个人而言,其文化理论著作迭出、成果卓著是出现于其担任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第二任主任期间,这一时期,霍尔率领媒体小组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和传媒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先后发表《文化,传媒与意识形态《解构大众笔记》《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等著名文章。霍尔坚持左翼马克思主义立场,试图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来解释日常政治传媒实践,尤其是媒体、国家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本文从霍尔解构大众编码/解码,媒体、政治与意识形态三方面论述霍尔对文化研究的理论贡献。

一、霍尔解构大众"

霍尔在《解构大众"笔记》一文中以社会关系作为大众文化的起点,“在向农业资本主义转变的漫长阶段,以及其后工业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劳动阶级,和穷人的文化中或长或短地持续着斗争。"在霍尔看来,大众往往成为社会改革"的对象,要求其符合统治阶级的最大利益。霍尔言及的大众文化与威廉斯极端浪漫的描述为民所有,所享,所用大相径庭,霍尔注重从社会关系来定义大众文化”.

霍尔围绕大众一词,对大众文化"的不同定义进行了三个层次的解构:其一,是众文化"的市场或商业定义,即成群的人听它们,买它们,读它们,消费它们,似乎也尽情地享受它们。霍尔认为,这一定义与对民众的操纵和贬低联系在一起,民众无异于群氓"是一群生活在虚假意识中的文化傻瓜。对这一同质化和描述性的定义,霍尔持反对态度,“根结底,把民众视为完全被动的外围力量,是一种根本不属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其二,大众文化是指大众"在做或者曾经做过的一切事情,这接近于大众的人类学概念——“大众文化、社会习惯、风俗和民风,标志特殊生活方式的东西."霍尔认为这一定义描述意味过于浓厚,大众文化与非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最后,也是霍尔本人所提倡的定义:用关系、影响、抗衡等绵延不断的张力来界定大众文化集中探讨大众文化与统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霍尔指出,建构大众所依据的原则是占中心地位的精英或主导文化与边缘"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对立,这种张力和对立区分大众文化非大众文化”,“我认为存在着一场持续


的和肯定是不均等的斗争,由主流文化发起,不断地要去破坏或重组大众文化,要把大众文化的定义、形式包围和限制在统治形式的更具包容性的范围之内……这是文化斗争的辩证……沿着对抗与接受、拒绝与投降的复杂路线前进,使文化领域变成一个持续的战场。"显然,霍尔在考察大众文化时,主要关注的是文化间的关系和霸权问题.

霍尔自觉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定义大众文化,具体说是从阶级的角度阐释统治意识形态文化控制和被统治阶级反抗此一文化控制的斗争和妥协,从中可以窥见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影子.与法兰克福学派单纯地将大众文化视为精神鸦片的观点不同,霍尔强调文化霸权控制和反控制的双向运作。那么大众文化与商业到底是什么关系?霍尔认为不存在完整的、真正的、自足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必定是存在于文化权力和统治关系网之中,与商业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霍尔对大众文化的描述可以说是在文化主义语境中,改写了威廉斯文化是整体的生活方式的经典定义,霍尔更愿意将文化表述为斗争方式,在文化斗争的辩证法中阐释大众文化。同时,霍尔反对建立某种普适的大众美学,认为大众文化处于一个文化斗争的场域中,其位置是变化和流动的。霍尔对大众文化的阐释体现了典型的伯明翰文化主义的左翼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作风:大众文化是被压迫者文化和被排斥之阶级反对权力支配的竞技场,它不是简单表现出成熟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场所,然而社会主义却可望在这个领域里建立起来。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其是社会主义可能得以建立的场所之一。

综而论之,霍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其对大众文化的分析极富文化政治学色彩,由于引入葛兰西的霸权理论,霍尔将大众文化看作是一个流动和斗争的场所。霍尔的大众文化理论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驳斥了法兰克福学派一味将大众文化当作文化工业并视其为精神垃圾的精英主义作风,同时也避免陷入威廉斯等人对大众文化的过于经验化和同质化的描述;其二,影响了其后的民粹主义文化理论家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抵制论,并为其他国家的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范式。

二、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从技术决定论出发,预言性地提出了地球村"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等著名概念,开创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媒介文化研究。媒体在当代西方国家与司法、立法、行政并列,成为第四政治机构”.一般认为,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有着两种范式:其一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实证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等.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五W”模式勾勒出实证主义传播研究的发送者信息一接收者的线性模式;另一条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开创的批判范式,强调对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效果批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尽管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对传媒社会功能的一味贬低(如马尔库塞的单面人"),但仍承袭其意识形态批评路径。

作为传播与文化研究学者,霍尔十分重视对媒体的研究,好和坏,精与次之间的难以选


择并不存在于现代传播形式的不同,而是存在于媒体中。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的赫赫声名是基于其创立的编码/解码模式。编码/解码理论首次以文稿形式出现是在19739月,当时霍尔提交了一篇名为《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的大会发言稿,由于其迥异于实证主义传播模式的标新立异,发言稿在会议上引起巨大反响,随后以单篇论文形式收录于《文化,传,语言》,最后又冠以《编码,解码》为名出版.

在《编码,解码》一文中,霍尔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循环论的影响,提出了信息交流的四阶段理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生产.这四个环节是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各环节均有联系,但又保持着相对自治。霍尔认为,信息在流通过程中是以符号为载体形式传播意义,这一过程既有赖于技术和物质工具,也取决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各自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模式由于仅只关注信息交流的层面而未能把不同时刻作为一个复杂关系结构的结构化概念而受到批判。事实上,由于信息接收者的社会特征、知识背景不同,他们在接收信息时必定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霍尔以广播为例来说明信息来源接收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称,广播员往往关注的是观众未能按他们(广播员)的意愿理解意义。他们真正想说的是电视观众没有在主导的所选的符码范围内活动,他们期待完全清晰的传’,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系统地被扭曲的传播弱编码与解码之间符码的不对称,根源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其中包蕴着意识形态运作和媒体文化霸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085c6a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