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首先要对数学探究能力这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其相应的中文翻译有“探问”、“质疑”、“调查”及“探究”等诸多译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是这样表述的:“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以便了解己有的知识;需要设计调查研究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结果告知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其它解释。在我们国家,因为有“研究性学习”的提法,人们常常将“研究”与“探究”混为一谈。就语意而言,据《辞海》一书的解释,“研究”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探究”是指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在本课题研究中,笔者认为:“研究”一词似乎彰显出了严谨、正规;而“探究”则更富有生气、动感,适合职高学生学习特点。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能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历来受到数学教育研究关注。《教育心理学》认为,能力虽然受先天个性品质的影响,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和参与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最早从探究学习中体现出来。 20世纪中期,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和弗赖登塔尔对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数学探究”及“数学探究能力”的概念受到人们的关注。波利亚认为,教师不但要教学生运用演绎思维证明问题,而且要教学生学会猜测问题;不但要教正规的演绎推理,而且还要教非正规的合情推理。他向教师呼吁:让我们教猜想吧!弗赖登塔尔提出“再创造”的数学教育原则。他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应该通过指导,借助“再创造”方式将学生带到数学化及其有关的各方面的活动范畴之中,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所期望的一切,也从中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虽然他们都没有提到探究能力,但笔者认为这些说法的本质都体现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我国,韩家集在其编著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能力》一书中,专门在第十章介绍“如何培养探究能力”。他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选取合适的内容,采用所谓“发现的方法”来教学。“发现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或提出的研究题目“像原来的科学家那样”亲自去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 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中,数学探究能力是主要指,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求索、质疑、检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探究能力表现在收集、组织、创造、操作、交流过程之中,而每一个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能力,具体包括敏锐的观察力、恰当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5b7bf36137ee06eff918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