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的有关知识和有害细菌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防治 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的表达的特点,学习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勇敢地面对危机、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细菌的性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品味、欣赏作品的方法,品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假如世界上的细菌全部被消灭,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 二、复习说明文的常识 1、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总体常识: 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 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准确、简明。 3、说明文的分类。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 三、作者简介 郑也夫:1950年8月生于北京,男性,汉族,无党派,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简历:1963--1968 北京八中读书;1968年7月--1977年1月 黑龙江建设兵团八五二农场务农;1978年4月--1979年7月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1979年9月--1982年7月 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1982--1994 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1991年获副研究员职称(其中1985--1986 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1994--1998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工作;1998--2004 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8年获教授职称;2004--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学术著作:《西方社会学史》(能源出版社,1987)、《代价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杂文集:《礼语·咒词·官腔·黑话--语言社会学丛谈》(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走出囚徒困境》(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轿车大论战》(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游戏人生》(海南出版社,1997)、《忘却的纪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四、整体感知 1、给字注音: 砥砺(dĭ lì) 巅峰(diān)反刍(chú) 喷嚏(tì) 细腻(nì) 儒学(rú)吝惜(lìn) 豁免(huò)笨拙(zhuō)奶酪(lào) 2、看拼音写汉字:发jiào(酵) sù主(宿) shè取(摄) 繁yǎn(衍)一小cuō(撮) 根liú菌(瘤)不卑不kàng(亢) tuò(唾)液 3、解释词语并记忆: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和。 一以贯之:用一个基本观念把一切事物贯穿起来。 束手待毙:捆起手来等死。比喻遇到困难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失败。 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言行自然得体,态度恰当。 不温不火:形容人心情平和,待人接物不冷漠也不激动,不过火。 豁免:免除。砥砺:磨刀石,引申为勉励。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正气。魔,邪气。原意为正气难以修得,后用来比喻事物兴起,又有事物超过其上。 砥砺:磨刀石引申为勉励。 不计取数:无法计算数字,形容很多。 当之无愧:一点也不惭愧。 不可匹敌: 不能相当或不能等同。匹敌:比得上,相配。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 4、课文讲了哪两部分内容?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 第一部分:认识细菌; 第二部分: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 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进步与细菌的简单化、退化;二是人类所谓的没有美感、不舒服、没有尊严、恶心的寄生却是生物世界中重要的生存策略之一。 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世界上的物种有哪五类? 原核细胞生物(其中包括细菌),真核细胞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 2、细菌有哪些性质和特征? 第一、细菌是生物界当之无愧的元老。 第二、细菌无所不在。 第三、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细菌的不可毁灭性。 第五、细菌靠寄生生存。 3、什么是寄生?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 所谓寄生就是吃别人,不劳动,不去捕食。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时,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好像细菌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人,还活灵活现,就在你面前似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cfc5f1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