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背景实现小学语文作业新设计 摘要: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关键组成环节,但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传统化的作业设计方案逐渐无法满足小学生的课后巩固需求。为了及时且有效地改善这一局面,小学语文教师则可以立足“双减”这一大背景,从兴趣、生活、拓展三个角度出发来创新作业的设计方案,从而提升小学生课后学习、复习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双减”;语文作业 “双减”政策作为时下备受教师群体热议的教育政策之一,它与以往的新课改、素质教育政策略有不同。“双减”政策更加重视小学生课后的巩固活动,要求教师们要对课后作业的设计方案做出适应性的优化与创新,从而达到减负、提质、增效的教育目的。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简要对“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新设计展开研究,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兴趣化设计,改观学生课后巩固体验 兴趣化设计顾名思义,即,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双减”教育政策的指导,以小学生主观的兴趣、爱好作为作业设计的出发点,选用小学生喜爱、容易接受的方式作为引导,以此焕发小学生们的课后学习、复习活力,改善小学生们的课后巩固体验、感知。 例如,教师在设计《草船借箭》这一文章的课后作业时,可以运用“情景游戏”作为辅助。该文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命诸葛亮“借箭”抗曹的故事。作业细节方面,教师可以让班级小学生们自行组成若干个课后互动小组,根据文章当中登场的人物,自行分配所需要扮演的角色。而后,根据对文章故事剧情的理解,进行情景表演。在这一环节当中,小学生们还可以适度增设一些内容,以此丰满故事情节。待下次上课时,教师则需要创设演绎竞赛,让各个小组进行比拼,最后,通过全员投票的形式,评选出还原度最高、最具质感的演绎“作品”。教师依托游戏落实兴趣化作业的优化设计,既可以改变以往枯燥、单调的课后巩固氛围,还可以演绎的过程中为小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进而在轻松、愉快的情景游戏中,切实改观了小学生的课后巩固体验。 二、生活化设计,提高学生课后巩固效果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以一种更具高度的形式作用于生活。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便可以结合“双减”教育政策的指导,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优化,让小学生们在分析生活事例、观察生活现象、践行生活实践的过程当中,逐步夯实知识掌握,提升巩固效果。 例如,教师在设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文章的课后作业时,可以从生活角度切入。该文主要记述了作者儿时所作的文章得到了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的故事,从侧面凸显了温柔如水的母爱与严苛如山的父爱。作业细节方面,教师可以让小学生细细思考曾经的生活中,自己做过哪些事情得到了父母不同的评价,而后,仿照课文的写作手法,撰写一篇相似的短文;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让小学生撰写一篇可以体现“温柔母爱、严苛父爱”的生活作文。教师将作业设计与生活实际进行联动,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课堂习得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小学生在生活感悟、生活写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真切地感知地感知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关爱,进而更具生活气息的文字演练中,切实提高了小学生的课后巩固效果。 三、拓展化设计,扩大学生课后巩固范围 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塑造小学生全面、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讲解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成长的课内外优质语文知识,还需要在课后作业的设计环节中,适度带入适宜的课外语文素材,让小学生们在巩固课内知识点的同时,拓展学习课外的知识内容,从而实现课后巩固范围的扩大与面积的增加。 例如,教师在设计《题西林壁》这一诗文的课后作业时,可以将之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师需要安排小学生自主梳理课堂上所习得的各个知识点,回忆诗文的赏析过程;第二部分,教师需要带入《登飞来峰》这一诗文,让小学生们运用诗词鉴赏技能,进行对比阅读赏析,并分析该诗与课本诗文之间存在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三部分,教师则需要为小学生们推荐与“古诗词”相关的课外素材,让他们将课后学习、复习的眼界放得更加长远。比如,书籍素材方面,小学生们可以阅读《中华好诗词》《魅力唐诗》等读物;视频素材方面,小学生们可以观看《诗词里的中国》《中华诗词大会》等文博节目。教师将课内、课外的语文知识进行联合,既强化了小学生对现阶段课内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增长了小学生对课外语文素材的了解与见闻,进而在多元、综合的联动赏析中,切实塑造了小学生全面化的语文知识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立足“双减”背景,从兴趣、生活、拓展三个角度出发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既改善了小学生的课后学习、复习体验,又提升了小学生的课后学习、复习效果,进而,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后巩固工作的减负、提质与增效。 参考文献: 【1】赖思瑶.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思路与路径[J]. 文渊(小学版),2021(12):2497-2498. 【2】申屠婷. 双减之下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作业质量[J]. 语文课内外,2021(36):157-15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d6317484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