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后感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1)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 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只要出自胸臆,不论什么道理,什么见识,也不论何时何人何种文体,都可以是好文章。当时前、后七子等倡导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李贽则鲜明地提出:如果童心常存,不仅诗不必古选、文不必先秦,就是六朝之文、近体之诗、传奇院本、杂剧话本,甚至举子业,都可以成为最好的文章。他还针对统治阶级以六经、《语》、《孟》为范本、扼杀人们真性灵的做法,把矛头直指六经及《语》、《孟》,把它们说得一钱不值。说它们大半不是圣人之言,少部分纵然是圣人说的,但也是“有为而发”,不过针对当时当地其人之病而开的药方,不能当作“万世之至论”而随时随地套用。最后尖锐地判决: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这在当时,确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今天看来,自然有偏颇之处,但对那些拉大旗作虎皮、寻章摘句,不惜割裂、歪曲原作来推销自己私货、假货的“假人”们,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df319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