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枭雄”之别,但不争的事实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他是一个大气磅礴,慷慨激昂的诗人。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什么诗?哪些诗句曾经深深地震撼过你? 2、比较鉴赏 请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剪辑,同时给学生布置两个思考练习。(1)剪辑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与课本上的《短歌行》有几处不同? (2)剪辑当中的曹操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3、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①首先从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义。 ②接着讨论不同文字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③最后明确两个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曹操的不同心境。(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适时引导。如:“掇”和“辍”分别是什么意思?“掇”和“辍”分别造成了什么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又可以体会什么不同的心境呢?分别讨论完两个文本的三组不同之处后再对曹操的心境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教师应引导学生要结合文本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既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深入探讨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大体感受到了曹操的“忧思”,现在结合原诗进一步明确:①曹操有哪些“忧思”?②曹操是如何解忧的呢? 换角度思考并讨论:从贤才们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会他们看到这首诗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涵和魅力。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品味曹操礼待贤才的诗句,体会曹操良苦用心,以达到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结: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鉴赏,学生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明白曹操在诗中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求贤之心,也表明了对贤才的礼待,更表现着一种感人的力量。可以说,这首诗本身就是在为求贤做着努力。 5、总结提升 (1)探讨诗歌的感情基调 请学生结合诵读自由发表看法,教师作有效引导,但不限制学生的答案,鼓励个性化的解读。 阅读参考:慷慨激昂。 6、个性解读 此环节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丰富对本诗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品评鉴赏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24f7a05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