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3 学习对月光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一、作者简介 李益( 748-829),字君虞,排行十,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 人.代宗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 769)进士,授华州郑县尉。尝为 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又佐邠宁戎幕。宪宗时,历任秘书少监、集贤 殿学士,官至右散骑常侍。文宗时加礼部尚书衔致仕。久历戎幕,多 写边塞题材,悲歌慷慨,颇多佳作。兼工众体,尤以七绝见长。胡应 鳞《诗薮》云:“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 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可与大白、 龙标竞爽。”有《李君虞诗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二、学习目标 三、读一读 朗读诗词,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四、译一译 【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都眺望故乡。 五、赏一赏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 贞元元年 (785) 起,李益佐 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约四、五年之久,诗当作于此时。 前两句写夜上受降城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白沙莽莽,恍如终 年不化的积雪; 近看,月色茫茫,恍如秋宵普降的寒霜。 仅“沙似雪”、 “月如霜”已足以触发征人怀乡思归之情,更何况“沙似雪”、“月 如霜”的地点是“回乐烽前”、“受降城外”!这一联用对偶句,连 两个地名也字字相对。“受降城”、“回乐烽”如果名实相符,那么 吐蕃归降,征人便可享“回”乡之“乐”,可如今这里是防御吐蕃的 前沿阵地啊!作者另有《暮过回乐烽》诗:“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 遥自碛南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乐未回”是故 作慷慨之词,其实是正话反说。 这两个对偶句正是巧用地名与实际的 尖锐矛盾及其寂寥、凄冷的眼前景引发征人的思“回”之情,为第四 句蓄势。 后两句写静夜闻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王昌龄 《从军行》云:“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奈)金闺万里愁。”今于 “回乐烽前”、“受降城外”忽传羌笛之声,征人闻此,更动乡愁。 然而直言乡愁,则流于抽象。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 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 人尽望乡。”“尽”字笼括所有征人,“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 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 乡”。前三句蕴含的思乡之情,都汇聚于“尽望乡”的神态之中,形 成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 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 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 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 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 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 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 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 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 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 就在于诗中未用久戌、 思归之类的字眼, 一二句绘色,第三句传声,第四句状形,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 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 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 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 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练习】 1、“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b8e587f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