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7-26 20:11: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裘亚钰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12

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对培养阅读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大有裨益。古诗词鉴赏与训练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在古诗鉴赏与训练方面,重视对学生应试技巧的传授,轻视对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重视各类题型训练的讲练,轻视学生主体的亲历感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既偏离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培养要求,又很难达到应试目的,学生在考试中,古诗词鉴赏得分还是不高。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切实体验感悟古诗词的过程中,真正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具体做法分为三步。 一、吟咏品味,渐入诗境

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曾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名下无虚士。遂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诗画同源,对鉴赏古诗词也不无启迪。然而,目前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只见埋头作诗题,听不到读诵,见不到把玩品味,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被拆卸、肢解成几个零件,令人望而生厌。因此,功夫在诗外,应该通过读,通过品,通过听等手段,使欣赏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与作品交流,真正进入诗歌境界。 古人十分强调讽咏,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通过,感受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感受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婉曲,感受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凄凉,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适,从而加深对诗歌本体的理解。

鉴赏诗歌,不仅是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这种体验,常常需要涵咏玩味,入乎其内。朱熹说过: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作文字看。又说,读诗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看诗不须得著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地涵泳自好。通过反复咀嚼,来充实意境,丰满形象,加深理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从字面上来看,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组色调相反的意象;仔细品味,却发现诗意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昏鸦归巢与旅人思归,暖暖人家与旅人思归;第二层次,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对比来写,将凄凉的晚秋图景与暖暖人家对比,引起旅人无限思乡之愁。又如陶渊明《饮酒》,借菊花、山气、夕阳、飞鸟,描写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得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但如果将诗人其他诗作和诗人经历结合起来,再来玩味这首诗,还会有新的领悟: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田园生活,抒发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之外,还有诗人蔑视污秽的现实,不愿奔波于龌龊官场的清高志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975da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