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说谎行为 摘要:幼儿说谎行为的研究一直是近些年来心理学领域和学前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都对此课题进行了各项研究。本文通过查阅部分已发表的期刊文献,结合自己观察研究得到的结果,对幼儿说谎行为的概念、类型、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进行了简单的总结综述,为以后再次研究幼儿说谎行为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说谎行为;原因;对策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本次研究是对于幼儿说谎行为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和教育对策的研究。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对前辈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分析,同时加上我自己的一些研究理解,为以后再次研究此课题提供参考和研究方向。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幼儿说谎行为不仅关系到学前教育的研究,还与心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研究幼儿的说谎行为可以同时给予两个研究项目帮助。 2.实际意义 作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需时时刻刻接触各年龄段、性格各异的幼儿,研究其说谎行为的特点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正确对待幼儿的说谎行为,促进其社会性行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三)研究理论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研究者将目光放在了幼儿说谎行为上面,从心理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准备期间,我在中国知网上对幼儿说谎行为进行了检索,搜索出300多篇文章,经筛选查看,明确关注幼儿说谎行为的文章有100多篇,其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有些是单纯研究幼儿说谎的现象,大部分是从各个方面分析此行为产生的原因。 1.国内研究理论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我国学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卢乐珍和徐丹丹认为,儿童说谎的动因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1)天真幼稚的无意说谎。(2)愿望与幻想导致的无意说谎。(3)争强好胜,满足虚荣心的无意说谎。(4)为帮助同伴逃避惩罚而说谎。(5)因恐惧焦虑而说谎。(6)面对诱惑,为得到利益而说谎。 马金祥和温秀芳将儿童说谎的主要原因归为以下7种:(1)为逃避惩罚而说谎(2)为得到赞扬而说谎;(3)为避免矛盾而说谎;(4)因不愿做某事而说谎;(5)因想象与现实相混淆而说谎;(6)因理解性心理错觉而说谎;(7)因成人言行影响而说谎。[2] 王炯,辛自强总结:影响儿童说谎行为或道德评价的因素除了事实线索、意图线索及信念成分之外,不同的情境因素,如交往情境、故事情境等等,也会对儿童的说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应该综合使用原型理论和民俗模式解释说谎问题。 2.国外研究理论 (1)约翰·洛克,环境决定论。也即为著名的“白板论”。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德性都是后天环境教育的产物。 (2)让·雅克·卢梭,分类说。卢梭认为撒谎不是孩子的天性,有时有些儿童为了逃避惩罚或贪图利益而选择撒谎。 (3)伯兰特·罗素,恐惧说。罗素认为,儿童之所以会撒谎完全是出自于儿童对成人的恐惧,不诚实基本上都是恐惧的后果。 (4)让·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说。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3岁)前道德阶段;第二阶段,(3—7岁)他律道德阶段;第三阶段(7—12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这时的儿童很可能是受到不良动机驱使的。[4] (四)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期的儿童,具体为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针对其说谎行为现象、原因及教育对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观察,记录下幼儿的说谎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幼儿说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应措施。 二、说谎概念的界定 对于说谎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此列举几种。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善意的谎言与黑谎”的界定方式。 三、幼儿说谎行为的类型 俗话说“小孩子嘴里说实话”,很多家长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说谎,在他们眼里,尤其一些年纪大的爷爷奶奶辈,总觉得孩子小小年纪就会说谎,将来一定不学好。其实说谎行为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而非个别现象,根据实际情况说谎行为也可分出不同的类型。 (一)无意说谎 无意说谎又可细分为以下几项: 第一种是想象与现实混淆。 第二种是能力的限制。 第三种是“催眠”式。 (二)有意说谎 有意说谎,即为主动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欲望而说出的谎言。这种谎言与品格相关,若是没有做好引导,很可能影响到幼儿身心发展。而且有意说谎带有很大的的目的性,一旦幼儿养成习惯,那就真的养歪了。 有意说谎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逃脱责罚。 第二种为了得到奖励。 第三种是虚荣心。 第四种模仿。 第五种无意识教导。 第六种反抗。 四.幼儿说谎行为的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2—3岁的幼儿已经出现说谎行为,无论说谎是成功还是失败,说谎这种现实是确实存在的。并且在学前期,幼儿的说谎行为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普遍和频繁的现象。2—4岁是幼儿说谎的高峰期,但6岁以后,幼儿的说谎行为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个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说谎行为不仅受到自身认知发展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德国教育学家施鲁克教授曾经说过:幼儿第一次有意义的说假话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步,幼儿说谎标志他有了想象力,用开创性的行为与周围环境在打交道。王平的研究认为正向引导与可以减少儿童的说谎行为,负向引导则会增加儿童的说谎行为。 在幼儿说谎行为产生原因的动机方面,我国的心理学家卢乐珍认为原因产生的动机主要表现在幼儿自身性格对其说谎行为的影响:天真幼稚、争强好胜、虚荣性强、逃避惩罚、恐惧焦虑和利益诱惑等方面。[10] 那么幼儿为什么会说谎? (一)幼儿自身原因 (二)家庭的影响 (三)人际关系的影响 (四)社会影响 五.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帮助幼儿建立端正的思想意识 由于幼儿年龄过小,自身认知水平、思维能力、道德准则、判断能力等还达不到标准,无法自控,想到什么说什么,想要什么也会直接说出口,不懂掩饰,常常为了目的和愿望说谎,有意说谎与无意说谎都有,此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区分有意与无意,针对二者区别平等对待,分析原因,阐述后果,让孩子自主、坦然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并进行改正。 (二)家长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身为家长,不只是父母,爷爷奶奶辈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幼儿超强的学习能力出乎成人的意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以身作则做好标杆是身为家长的义务。 (三)坚持正面教育 理性的成人都更喜欢和风细雨的方式更何况是懵懂的幼儿?因此,对幼儿应该多进行鼓励教育。在幼儿犯错之后,除了说教,也要讲一些与说谎相关的小故事,比如:狼来了;金斧头银斧头等,让他们明白说谎的后果;犯错之前也不能放松,要选择正面积极的诚信范例施加教育,鼓励诚信行为。 (四)家园互助 无意外情况时幼儿3岁开始就要开始上幼儿园,一天要在幼儿园内度过8—9个小时,占了一天的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扣除了睡觉的时间之后,待在家中的时间可能还比不上幼儿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单方面的努力向来比不过双管齐下。 家庭和幼儿园都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幼儿做到表里如一,诚实守信,帮助他们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与道德观。因此家园结合,守望相助,始终做到做好监督教育,不给说谎行为任何钻空子的机会,不愁不能解决说谎问题。 参考文献 [1]卢乐珍,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395—401 [2]马金祥,温秀芳.幼儿撒谎心里对策及其教育对策[U].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4.(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cef8845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