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方式 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理路 [摘 要]城市化是中国破解城乡对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有之路。城市化不是农村人口、资源等要素向城市集中和转移的单一向度,应该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相互结合的共同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是作为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生活品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村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98 — 02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发展、社会现代化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直接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相关联,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快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城市化道路,有益破解城乡二元对立。农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是实现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品质,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途径。 一、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内涵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体系〔1〕。包括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劳动方式、休闲方式等等。生活方式是人们在工作之余所从事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方式,它与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相联系,并随条件的变迁而变迁〔2〕。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越强,可用于消费和享用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越丰富,对应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文明。另外,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也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是指通过农村社会的城市化发展和转型,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同质。主要体现在:第一,居住方式的集中化。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城市工厂、社区、单位聚集,人口居住相对密集和集中,伴随着人口居住的集中,各种资源相对集中。第二,市场化程度高。城市有着高达发达的商品经济,一切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以的手段配置;第三,消费方式的多元化。城市的工业发达,科技领先,资源丰沛,收入较高,从而形成高于农村人口只满足温饱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消费需求高于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开放搞活,使得农村经济有了显著增长,加之从2002年开始,中央实施的“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根底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城乡资源双向互动,国家每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为农村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另外城镇化进程加快,到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大量的农民实现了市民化转变。如果生活方式不转变,很难实现农民的城市化融入。生活方式体现为主体和客体即社会生活活动条件和作为生活活动主体的人的结合,其外在表现即为生活行为,社会所取得的文明成就正是通过生活方式这个桥梁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的。在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已经发生某种变化的前提之下,人们的观念体系和行为模式的更新变化是否顺利,是否跟得上宏观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变化也相当重要,并可能对整个国家现代化产生促进或阻碍性影响。城市和农村是两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空间形态,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因此,促进农村向城市是转变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而生活方式的变迁如果能实现城乡一体、城乡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消解城乡对立,破除城乡差别,加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是一个内在条件和外在机制双向互动,相互契合的过程。必须重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视各种条件的作用,通过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促进生活关系科学化。 (一)内在条件。影响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内在因素包括农民的个人素养、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交往方式等。生活方式的主体是人,农民作为农村社会的主体,长久的农耕文明和乡村社会,养成了同自己自身素养和文化习俗相对应的生活方式。农民作为第一产业的主力军,是社会基本物质产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他们以亲情和乡情为根底,以共同的生产和劳动为纽带,以简单的交往方式,生活在“熟人社会”的关系网中,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农村生活方式是一种“机械团结”,表现在人们生活在家庭、村镇的共同体中,用同样的手段谋生,有共同的习俗信仰。但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知识储备有限,因此带来了相对低下的社会地位,简单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求质量,只求温饱;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交往,难以掌握新技术,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另外,农村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延续和主要阵地,农业文化在农村社会得到了相对城市而言,比较完整和深远延续和传承。农耕文化的“小富即安”,“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思想根深蒂固,这与农业文明封闭、孤立的生产方式有关,固化了农村的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这些农耕文化根底上养成的生活方式和以工业文明为根底的城市化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城市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社会分工的根底之上,劳动者分属于不同的职业和岗位,社会分工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社会产品,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把人们紧密的连结在了一起,社会成员之间彼此依赖,城市居民的生活因此有了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二)外在条件。生活方式的形成,还与一定的社会政策、产业格局、管理体制等相关联,这些构成了影响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外在条件。中国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空间格局,是中国的发展战略和社会政策的必然产物。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工业根底的薄弱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政府采取了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农产品剪刀差、限制农民进城、统购统销等政策,把农民固定在农村和土地上,留给他们很少的物质资料,从而形成了农村特有的简单、简陋的生活方式。另外,农村作为第一产业,长期以来是国家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在漫长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产品不发达,农产品产量低,农业物资价格低,农民的劳动收入有限,从而生活方式都是以维持基本生活为前提,很难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为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业依然是服务于工业和城市的定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依然难以提高。这些制度和政策的障碍,从根本上固化了农村生活方式,农村人口坚守着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家庭为单位,以乡村集市为半径,以自给自足为内容,以亲情伦理为维系,以简单节约为美德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农村生活方式与以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为根底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大相径庭。三、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实现路径 (一)展开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新型农民。农村生活城市化转变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的整体素质高低和涵养水平,一方面决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决定着农民劳动收入水平。首先,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提高财富创造能力。以培养懂技术,会技能的新型农民为导向,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理论,强调实践,从课程设计、培训方案、师资力量等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其次,加大农业科普的力度和深度。广泛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和资源,将农业新技术、致富新信息及时传达给农民,把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普及到田间地头;同时要教育农民珍惜资源,保护耕地,科学养殖,绿色生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宣传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以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为根底,通过城市新区建设,整合区域资源,走“开发区—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城市周边农村城市化发展。只有农村的城市化,才会有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所以,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层次。农村的发展必须通过城市化来带动,农业生产方式必须通过工业化来转型,农村市场必须通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3da0dd37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