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朋友圈”文化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朋友圈”文化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途径,合理利用“朋友圈”文化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是一种新颖又贴近学生的方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传递有效信息,使高校网络思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要善于利用这一载体,更好的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朋友圈”文化,网络思政,学生 微信是目前国内网络用户使用极为普遍的一款社交软件,而于 2012 年 4 月上线的微信“朋友圈” 也成了人们分享生活、记录特别的时刻、间接的进行交际的空间[1]。微信朋友圈因其界面简洁,开放性相对有限,前提是加了好友才可有限权进入朋友圈,在此基础上又可设置是否对好友开放朋友圈可见,分“三天可见”、“一个月内可见”、“半年可见”,同时发布朋友圈时还可进行分组,可设置某一条朋友只对部分好友可见。正是朋友圈这样简约、注重隐私空间的特点,受到大学生朋友的欢迎,因此,关注大学朋友圈在一定程度是对学生个人和整个学生群体的态度或者观点的关注。 一.大学生发布朋友圈内容的几个类型 一.“滔滔不绝”型 这类学生发朋友圈较多,一天内会发很多条朋友圈,会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在朋友圈展示,喜欢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很多内容是学生个人觉得十分有趣,其他人却不知所云。这类学生极度的渴望展现自己,让人关注自己,朋友圈中所展现并非所有都是他们真实的现状。 二.“三言两语”型 这类学生不经常冒泡,隔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才发一条朋友圈,有的甚至一言不发。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类是学生习惯于其他社交软件,不擅于或者觉得没有必要的在朋友圈中展现自己,第二种是学生有其他微信号或者在朋友圈中屏蔽了老师,第三类是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甚至孤僻。前面两类另当别论,第三类则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尤其是当平时在朋友圈当中一言不语的学生,突然才朋友圈发了一条很奇怪的信息,则需要提高警惕。 三.“精致分享”型 这类学生发的朋友圈数量不多,但是点开她的朋友圈会发现,朋友圈中的照片都很精美,配图的文字也很具体,这类学生多数比较有主见,并且注重细节、热爱生活,喜欢传递正能量,但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观察学生,注意甄别是否存在过度虚荣精致的存在。因为“朋友圈”文化的盛行,朋友圈的分享有时成了变向的攀比,为了向他人展示更好的自己,会存在伪造朋友圈动态的情况,很多时候为了发朋友圈而做一件事,或者做任何事不求过程,只为发朋友圈,例如没有去旅游,却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因此这类情况也是需要及时察觉并且进行思想引导。 四.“获利导向”型 这类学生所展示的内容多半是朋友圈集赞,或是邀请好友各种助力,又或是各种投票,以及做微商。面对这类学生,首先需要线下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是否学生家庭贫困,是否需要协助学生申请助学金;假若非困难生,则需要教会学生识别这些助力、微商的真实性,以免因陷入虚假活动从而导致经济损失。笔者所带的学生中,就曾出现学生因为投入大量资金做微商,最终血本无归而陷入无力偿还贷款的境地。微商投资引起的亏损也是校园贷的一大根源,因此朋友圈中发现有做微商的学生,需要实时关注。此外,学生在朋友圈中所销售产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一方面,杜绝为了谋利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五.“综合分享”型 这类学生及时更新朋友圈动态,但是不会刷屏,朋友圈所发布的内容也涉及方方面面,有实用链接分享,发表校园时事动态,以及学生个人生活分享。关注这类学生的朋友圈,可以比较全面的掌握该生思想动态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其周围群体动态。 二.“朋友圈”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师者,传递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要和学生发展亦师亦友的关系,不要拒绝让学生加你为微信好友,现在现如今的“朋友圈”文化就是微社区,是学生团体的晴雨表,也是网络思政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多与学生们成为微信好友,进入网络思政的重要阵地。 (一)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以及价值观 在微信学生好友达到相对较多数量的情况下,当社会或者校园出现热点新闻时,朋友圈就是一个热点集中营,例如在疫情期间,在开学日期尚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比向往回到学校上课的同学们,每当收到学校关于开学的消息,同学们就会纷纷刷屏。 再例如2019年11月10日23点到11月11日0点这段时间的朋友圈,尤其明显的体现了男生和女生之间所关注的侧重点的不同。11月10日23点左右的朋友圈被男同学们刷屏,虽然同学们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所发表的文字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从中可以得知他们所讨论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关于一个电脑竞技游戏的比赛结果;而11月11日零点,一年一度“双11”到来,则是女同学们刷屏“剁手”的感受。 因此,通过朋友圈这种集体“刷屏”现象,可以知道学生们近期所关注的热点,更好的与学生们成为知心朋友,拉进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若发现同学们的关注重点存在歧义或者偏见,则可及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二)可察觉学生的心理动态 有部分同学喜欢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心情,或发现某位学生异常刷屏,或者发布的内容极为消极,则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的动态,例如与其舍友、家人取得联系,了解该生近期是否存在特殊境况;若朋友圈内容十分敏感,很明显体现了严重的心理危机,则应当第一时间找到该生,确保其安全,避免危机的发生。 (三)可利用朋友圈传递实用信息 辅导员的朋友圈是网络思政的重要阵地,要利用好朋友圈向学生们传递正面有效有用的信息。例如,假期前需要可在朋友圈告知假期出行注意事项;当前发布信息和通知的平台多为微信群,但是微信群的消息是容易被覆盖的,因此可将一些重要有用的推文,例如:与毕业生生档案报到证相关、国家助学贷款相关、参军入伍相关、四六级相关以及抗疫精神正能量传递相关等这类重要实用性的推文,分享在朋友圈,以便同学们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查阅。 三.“朋友圈”文化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传递正能量 辅导员的朋友圈要丰富,但不能过度刷屏,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辅导员只顾发朋友圈;发布朋友圈的配图文字应当具体描述想表达并且传递正能量,而非只言片语,让人摸不着头脑;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发表的自己的观点,但是要客观,切忌过多负能量;朋友圈中要有工作也要有生活,辅导员除了在朋友圈中推送实用信息链接,也要不定时分享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过度炫耀,只需要向同学们传递对生活的热爱,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同学愿意关注辅导员的朋友圈,从而达到运用“朋友圈”文化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忌过于啰嗦 前文已陈述要及时关注学生朋友圈中的负面情绪,但是辅导员要切忌过度地跟同学们反馈他们发朋友圈的内容,除了紧急的心理危机事件,要注意多从侧面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而非频繁的提醒同学们哪些内容该发朋友圈哪些内容不该发,如此一来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将所发朋友圈的对辅导员屏蔽。 三.忌过于高冷 上文提到,辅导员的朋友圈要有工作也要生活,同时也要注意在朋友圈当中积极的与学生互动,根据学生的特点,如果这类学生喜欢老师们关注他们的朋友圈,则可时不时点赞或评论他们;如果这类学生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那么应当及时回应学生的点赞成和评论,大部分同学们都喜欢活跃又互动的朋友圈,而设置朋友圈不可见、或只关注他人朋友圈自己从来不发圈,不评论也不点赞,则会让人产生距离感。 小结 “朋友圈”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运用好这一阵地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发展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真挚的友谊。因此结合当代大学的思想特点,发布朋友圈的类型和特点,做到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会使网络思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季伟,高校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德育教育探讨,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年05期?第139-142+162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408731dc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fd.html